千万别教坏孩子(三)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千万别教坏孩子(三)

2011-09-09 11:52:30     标签:小升初家庭教育

------------

珍惜美好的事物

------------

对身处险境的人出手相助,不但是对人基本的道德要求,更是人最起码的社会责任。正确的“心灵的选择”只会使未成年人对生命更加珍爱,提

升他们的道德观。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梆梆的东

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

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做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

,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体。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做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

?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以上内容是2002年高考全国统一卷的作文题。对此,我本没什么想法,认为它只是一道普通的试题而已,其目的仅在于检验学生的写作水平,至

于隐含在其中的“道德指针”,并没认真推敲。

在不足以自救的情况下,我也不主张让未成年人,对身处险境的人贸然相助,因为这样极有可能酿成自救者与被救者同归于尽的悲剧。事实上,

这样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可这并不就是说,未成年人可以没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高尚信念。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他们还是应该

通过积极的努力,对身处险境的人出手相助。这不但是对人基本的道德要求,更是人最起码的社会责任。

从这个意义上讲,让考生们就“心灵的选择”做出理论上的回答,又有什么错呢?如果考生们从理论上做出了应该救人的回答,又怎么算是“伪

道德”?要知道,正是有了“真道德”标准在心中的校正,才使考生们明白什么是“真”、什么是“伪”。由此,我认为,正确的“心灵的选择”只

会使未成年人对生命更加珍爱,并且因此提升他们作为社会人的道德观。

也许有人会说,理论指导行动,当未成年人在理论上做出选择时,他也一定会在行动中有所表示,这样,一旦发生类似的事情,未成年人的利益

受到重大损害便在所难免,所以,这种“心灵的选择”还是不可取的。

对此,我的意见是,理论固然指导着行动,但绝不决定着行动,如果未成年人在行动之前多动一下脑子,则行动的方式将很可能由“勇救”变成

“智救”,从而既帮助了别人,也高尚了自己。以高考作文题本身而论,那位登山者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既救了陌生人,也救了自己———虽然这个故

事本身是虚假的。

美好的东西应该永远珍惜。对生命如此,对高尚的信念也同样如此。试想,如果考生们都在“心灵的选择”中做出了放弃救人的“明智”选择,

那么,我们是该欣喜,还是该悲哀呢?未成年人总有一天要长大,又有谁希望长大成人的他们,拥有一身的才华,却惟独缺少一颗善良的心?

教育指南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所谓美好的东西,对每一个人都是有益的。不管你是家长,还是老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一定要明白,让孩子拥有一

颗金子一般的心,将要比教会他们多少知识、留给他们多少金钱,都更有价值。

那么,怎么样才能使孩子拥有这样的一颗心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心中有爱,知道爱自己,也知道爱别人。在这里,“别人”包括自己的亲人,也包括亲人以外的所有人。这就

需要家长和老师时刻注意,如果孩子表现得过于自私,比如,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那么,就要及时对他说“不”

,明确告诉他:只知道爱自己的孩子,并不是好孩子,好孩子必须知道与别人分享。

其次,要教会孩子一些最基本的生存技能。之所以需要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身处困境时,能够处变不惊,沉着应对。就像这位身处暴风雪中的

登山者,如果他缺少自救和救人的基本常识,即便他愿意奉献自己的爱心,恐怕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有了这些常识,就可以成功地自救和救人。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教孩子懂得,当他与人分享爱时,他才能享有更多的爱,也才能从这种爱的分享中,慢慢地提升自己的精神境

界。作为家长和老师,如果你不想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平庸、自私的人,那么,你就应从即刻做起,告诉孩子什么是最美好的东西,又该怎样做,才能

使自己拥有这些东西。

------------

学会宽容

------------

学会宽容

“我希望‘天才的’的子尤,能进一步深化自己对‘天才’的认知,在享有‘所有人的宽容’的同时,也能够去‘宽容所有人’。惟其如此,他

才能不折不扣地成为一个健康的、阳光的、快乐的‘青春狂人’”。

2005年9月22日《新京报》报道,9月21日中午,台湾著名作家李敖,在北大办公楼礼堂演讲完毕后,到北大校医院看望了一位特殊的“小朋友”

———《谁的青春有我狂》的作者,15岁少年作家吴子尤。

这使子尤又一次成为“热点人物”。此前,子尤于2005年7月7日,在《南方周末》发表《让我心痛的妞妞和〈妞妞〉》,对“周国平哲学”提出

质疑,曾令其倍受关注;2005年8月15日,《三联生活周刊》也曾出版了封面故事《子尤的健康生活》,全面报道了子尤的生活。

在见面时,子尤赠给了李敖一首诗:“你也曾青春似我,我也会快意如你。谁敢说虽千万人吾往矣,谁又将两亿年握在手里。”从中,我们看到

了子尤横溢的才华。然而,在我看来,在子尤的才华之外,还有一层很难让人看透的东西,正是这层东西,让阳光的子尤笼罩在了生活的阴影之下。

在《子尤的健康生活》中,有这样一段话:“会有很多人爱他们,但他们更需要所有人的宽容。”这是子尤针对天才的第二个特征说的。对此,

报道者朱正琳说:“他显然是在说张爱玲,但也是在说自己,而且说得很坦白很诚实。一个更多关心自己内心的人确实最需要的是宽容(所有人的宽

容!)。”

从报道上看,子尤的确享有了来自家庭、老师、同学的宽容,而这种宽容,“至少有一部分是‘特别待遇’”。从这个角度看,子尤无疑是阳光

的、幸福的。然而,与此同时,子尤是不是也要学会宽容他人?否则,他真实的内心世界,是不是真的会写满健康、快乐和阳光?

在这里,我想讲一讲关于子尤的、另外的故事。

在《让我心痛的妞妞和〈妞妞〉》发表的当天,我给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先生打电话。谈到这篇书评时,周先生表示,他不会立即写文章回应子尤

。原因很简单,就是希望让子尤平静走完自己也许并不太多的生命时光。在《子尤的健康生活》出版当天,我再次致电周先生。周先生平静地表示已

知道此事,并说已针对子尤的书评,写了一篇5000字左右的文章,不过,并不准备拿出来发表。至于其中的原因,我想,应该和他7月7日的想法一样

显然,周先生给了子尤很大的宽容。而就在这种宽容的背后,还有另外一个故事。从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到子尤的不宽容。这种不宽容,指向他

的父亲、一位和周先生一样,也可以称之为“哲学家”的学者。

在《让我心痛的妞妞和〈妞妞〉》发表前,我曾到著名社会学家、法学家邓正来先生家做客,时为2005年7月1日。邓先生告诉我,在他所看到的

子尤关于《妞妞》的“足本书评”中,有数十处“哲学家父亲”的表述。关于这一点,周先生也如是说。

子尤之所以要特别强调作者是“哲学家父亲”的身份,从字面上看,是指周国平,实际上也暗指着他自己的“哲学家父亲”。因此,子尤对周国

平对待妞妞的生命态度的批评,也就同时指向了自己的父亲。如此激烈的批评,无疑是一种“指桑骂槐”的恨。而无论是邓先生还是周先生,都告诉

我说,不愿子尤带着这种恨生活,更不愿他带着这种恨“上路”,所以,他们不赞成子尤发表这篇书评,以免进一步“渲染”对父亲的恨,从而影响

他的心情。

然而,书评最终还是发表了。只不过,在发表时,那数十处“哲学家父亲”的表述不见了。尽管如此,子尤对书作者周国平、对父亲不宽容的一

面,还是在书评中显露无疑。事实上,在提到父亲时,子尤常说,“我们不是父子”、“我没把他当爸爸”(《子尤的健康生活》)。这不是对父亲

的恨,又是什么呢?

子尤所享有的宽容,使他的生活并不缺少健康、阳光和快乐。然而,子尤的不宽容,却又使这种健康、阳光和快乐打折。因而,我希望“天才的

”的子尤,能进一步深化自己对“天才”的认知,在享有“所有人的宽容”的同时,也能够去“宽容所有人”。惟其如此,他才能不折不扣地成为一

个健康的、阳光的、快乐的“青春狂人”。

而要做到这一点,他的母亲就必须首先很好地带起头来。毕竟,婚姻的失败不太可能只是某一个人的错,即便是某一个人的错,也不应该将它转

化成恨,更不能将这种恨,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恨是一把双刃的剑,伤害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自己所心爱的孩子,以及永远也割不断血缘亲情

的、孩子的父亲。

遗憾的是,在几乎所有关于子尤的报道中,我始终没有读到妻子对前夫的宽容。这是不是最终导致子尤不愿宽容父亲的原因之一呢?

教育指南

失败的婚姻,谁都不愿拥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婚姻还是走向了破裂。对成年人来说,承受这样的痛苦尚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适应,

何况是生活在这种阴影之下的孩子?因而,在生活中,很多人为了不让孩子受伤害,而勉强维持着并不幸福的婚姻生活。然而,这种婚姻生活,是不

是真的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呢?我想,可能每一个这样的父母,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子尤的父母选择了离婚,子尤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类似的故事,可能也在很多家庭发生过,或者正在发生、将要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和孩

子生活在一起的父亲或者母亲,是该在孩子面前损害对方的形象,还是应维护对方的形象?这种选择对成年人来说,也许并不困难,但在选择怎样做

的时候,你却一定要考虑:我这样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更好,还是更坏?

宽容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不但成年人需要,孩子也需要,甚至更加需要。因为孩子正处在成长的过程中,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都处在变

化之中,而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会使长大后的孩子,更容易与周围的世界相处。而婚姻的成功或者失败,更多的和婚姻双方有关,它与孩子的直接关

系不大。

也许爸爸、妈妈离婚了,分开了,但是,在孩子眼里,爸爸永远是爸爸,妈妈也永远是妈妈。这种来自血缘的亲情,是很难彻底割舍的。既然如

此,为什么不对婚姻中的另一方宽容一些呢?这也是在呵护孩子本来就已受伤的心灵。

至于怎么样去实施这种宽容,也许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办法,但是,这其中也有一个最基本的规律,那就是:不要在孩子面前故意诋毁他的父亲

或母亲。我们必须明白:孩子恨那位不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父亲或者母亲,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幸福;相反,这样做的结果,只会使孩子的心灵更痛苦

------------

对生命负责

------------

教师这种职业的特殊性就在于,他们不仅要用渊博的知识,帮助青少年开启神秘的智慧之门,更要用高风亮节的情操,引导其锻炼人性之光,而

且后者比前者的价值更大、意义更深远。

据《中国教育报》2002年7月7日报道,2002年6月9日晚,云南省寻甸回族自治县羊街镇三元庄小学,发生了一起火灾,住校的8名男生全部被烧

死,他们中年龄最大的14岁,最小的只有7岁。究其原因,简直令人震怒!

其一,8个学生是被反锁在一间火患四伏的“黑屋子”里寄宿的,锁人者的理由是,怕他们晚上“出去玩”和“起夜”时“不讲卫生,污染了四

合院”;其二,当火灾发生时,在场的6名教师(2女4男)只顾拼命抢救自己的财产,甚至连拖鞋都抢了出来,却没一个人想到去给学生开锁!尤其

令人发指的是,当村民们闻讯赶来救火时,这些教师竟全部逃离了火灾现场!

新闻事实转述至此,我的泪水已经夺眶而出。我实在无法想像,在当今文明社会里,在这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身上,竟会发生8条人命不如

一双拖鞋的事!

新闻媒体对师德问题的关注,一直比较激烈,但所报道的内容,绝大多数带有批判性。对此,我曾很不以为然。我当过6年教师,随后曾在《教

育时报》做过3年新闻记者、编辑。在此期间,我亲身体会了当教师的辛苦,尤其是部分贫困和偏远地区的农村教师,其艰难的生活状态,不只一次

让我心痛如割,而他们不计得失、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又让我敬爱。

在这种感情影响下,我对他们偶尔犯下的错误,如体罚、侮辱、歧视学生等,都自找理由地给予了原谅。我怕自己的“口诛笔伐”,伤了他们的

心。毕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是有意为之的。人非圣贤,谁能无过,教师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啊———虽然他们从事的,是天底下性质最特殊

的工作。

然而,这个新闻故事,却让我无法原谅!愤怒之火烧醒了我。八条人命不如一双拖鞋,它无疑表明,这6名教师并非堕落了师德,而是完全丧失

了人性。

惺惺惜惺惺,即便在动物界,同类也知道应在危难时刻相互救助,这是一种同类相亲相爱的本能。作为高级动物的人,尤其是接受过系统的现代

文明教育,并担负着传播现代文明、塑造人类灵魂责任的教师,就更应如此。

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这种职业的特殊性就在于,他们不仅要用渊博的知识,帮助青少年开启神秘的智慧

之门,更要用高风亮节的情操,引导其锻炼人性之光,而且后者比前者的价值更大、意义更深远。所以,身为教师,恪守善良的人性,并使其发扬光

大是极为重要的。

事实上,不管是佛教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还是基督教的“博爱”,以及儒家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学说最基

本的出发点都是尊重并且升华人性。没有人性的学说是邪说,没有人性的直立行走者是魔鬼。

就此而言,这6名将一双拖鞋置于8条人命之上的教师,不但配再做教师,还应接受道德和法律的双重审判。

身为教师,他们可以为抢救自己的一双拖鞋奋不顾身,却视学生的生命为无物,“其身不正”到这种程度,他们教育人的资格已经完全丧失。同

时,他们完全有能力也有责任和义务,对大火中的学生伸出援手,但他们偏偏见死不救。对这种行为,我认为有着故意杀人的嫌疑。

天下教育,苍生功业。我真心希望广大教师,能从这件事上汲取沉痛教训,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完善自己的人性,使自己真正成为最值得尊重

的人。否则,不但这8个学生在九泉之下难以瞑目,而且还将会有更多的学生,成为下一幕悲剧的牺牲品。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教育指南

如果你是一位老师,那么请问:你是不是曾经因为失去了耐心,而将屡教不改的“后进生”赶出过自己的课堂,或者干脆将其开除了事?你是不

是曾经因为控制不住愤怒,而将犯了错误的学生狠狠地打了一顿,进而一直歧视他?你是不是曾经因为对一些学生丧失了信心,而彻底对他们不管不

问,放任自流?

如果你是一位家长,那么请问:你是不是曾经由于过分失望,而把时常给自己“惹事”的孩子,打得见了你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你是不是曾经

由于特别烦恼,而彻底不再过问孩子的事情,任凭他由着自己的性子,跌跌撞撞地自走自的人生路;你是不是由于非常生气,而把孩子犯过的所有错

,诉苦似地向亲戚朋友一遍遍地倾吐,而从不考虑孩子的感受?

假如你曾经这样做过,或者正在这样做、准备这样做,那么,我要告诉你的是:你和文中那些不负责任的老师一样,已经使孩子置身于危险四伏

的“黑屋子”里,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悲剧就会在他们的身上重演!

------------

神童难当

------------

王大可的父亲既不愿承认儿子是“神童”,也没有大谈建立在反对现行教育体制基础上的“育儿经”。相反,他认同现行教育体制,觉得这一切

都是出于“无奈”,“孩子能到学校受教育是最好的选择”。

2004年1月15日,《新京报》报道了这样一件事:就只在学校上过1个月小学的13岁的王大可,报考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一事,他的父亲说:“我

的孩子很平常,不是神童,我认为所谓的神童和天才都是不存在的。我到现在还认为,孩子能到学校受教育是最好的选择,让他待在家里是很无奈的

事情。”

只在学校上过1个月小学,年龄仅13岁,如今报考的却是国内最著名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这三个条件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一般看来,这个人绝对

是“神童”。新闻媒体就此“炒作”一番,挖一些“神童”之所以成为“神童”的“猛料”,以吸引读者的眼球,自在情理之中。毕竟,国人的“神

童”情结还是很重的。

然而,出乎大家的意料,王大可的父亲既不愿承认儿子是“神童”,也没有大谈建立在反对现行教育体制基础上的“育儿经”。相反,他认同现

行教育体制,觉得这一切都是出于“无奈”,“孩子能到学校受教育是最好的选择”。

从王大可父亲的这些话里,我品出了一个父亲幸福与痛苦兼而有之的内心滋味,也看到了一个平常人弥足珍贵的一颗平常心。这一切,对那些迷

信“神童”,以及试图借“神童”之手推行“神童理论”和价值观念的人,无疑是一副清凉药。

和王大可的父亲一样,我也始终认为,“所谓的神童和天才都是不存在的”,而只相信爱迪生曾说过的话:“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

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业精于勤,荒于嬉。”一个人,不管其智商有多高,如果不付出辛勤努力,让汗水滋润理想之苗,他是不可能“笑傲江湖

”的。

然而,不只是国人有很重的“神童”情结,其他各国的不少人,也对“神童”情有独钟。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家对超常规的东西充满好奇,而又

有着盼望通过捷径迅速实现某种愿望的企图。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大家都希望“神童”横空出世,以便通过对他们的“解剖”,摸索出“神童”之“

神”的“秘诀”,进而达到“人造神童”的目的。

不过,特别有趣的是,据我所知,除了中国古史书上鬼画符般记载的帝王将相的“神迹”,从娘胎里一落地就具有“天赋异秉”的“神童”,好

像从未真正光临过我们的世界。

“神童”有没有光临过我们的世界是一回事,大家想不想和会不会“制造神童”是另一回事。虽然这种“制造”往往仅限于“发现”后的大肆“

炒作”。在我看来,如果大家把“制造神童”当做一种心理自慰的游戏,倒也未尝不可,怕就怕“真做假时假亦真”,把“发现”当“发明”,然后

再炮制出一套“神童理论”,一边忘乎所以地“指导实践”,一边自以为是地全盘否定优良传统。因为一旦这样做了,很可能会两败俱伤:“神童”

没造出来,“人童”深受其害。

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固然有不足之处,也的确需要做进一步的改革,但要改革也必须建立在已知科学规律的基础上,用古今中外成功的教育实践

作指导,而不能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所谓“神童理论”,更不能用“神童”的“神光”取代“人童”的“人光”。

王大可的父亲不愿让儿子这个“神童”承受“神童”之重,只想用一个平常人的一颗平常心,看待他人送给孩子的“神”帽。我以为,这也许恰

恰是王大可之所以能“神”的重要原因。

教育指南

如果你是一位孩子的父亲或者母亲,那么,你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神童”呢,还是更多地希望他(她)能够健康成长,做一个正常的孩子?

假如你的回答是:希望孩子成为“神童”。我就不妨这样告诉你,对“神童”本人而言,幸福往往小于痛苦;而且,根据现有统计,在世界上已

知的绝大多数所谓“神童”中,最终成就了与其“神童”的高智商相应的人生功业的,迄今为止还是零。不但如此,“神童”们的最终人生结局,要

么是“泯然于众人”,要么是痛苦不堪,甚至因为无法与其他人很好地沟通,而陷入自闭状态。

相反,绝大多数最终成就了辉煌事业的人,在童年的时候,偏偏并不是所谓的“神童”,而只是平平常常的孩子。后者之所以能够做得比“神童

”更好,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从来都是用脚踏实地、艰辛探索的精神,去对待自己所要追求的事业。以王大可为例,他虽然能够在13岁就参

加北京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但却不是依靠他超出常人的高智商,而是他的父亲全身心培养的结果。而王大可在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是

一般孩子难以承受的。

然而,由于媒体的影响,以及个人心理习惯的原因,依然有不少家长对“神童”情有独钟,有的家长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去培养自己的孩子成为

“神童”。虽然个别家长的确使自己的孩子,在一些“竞争”技能上略胜普通孩子一筹,但与此同时,在生存能力方面,却又往往落后于普通孩子很

多。而为了给孩子补上不得不补的生存能力这一课,“神童”的家长又常常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因此,如果你是一个明智的家长,我希望,你最好能够先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制力、独立生存能力,以及做事情脚踏实地、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要比任何“神童”培养计划,都更为实际,也更为有效。至少,你会拥有一个健康的孩子。

了解查字典必读

查字典办学理念

查字典师资介绍

查字典办学成绩

报名常遇到的问题

查字典的退费制度

点击显示
上一篇:千万别教坏孩子(四)
下一篇:千万别教坏孩子(二)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