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进名校“拼同学” 思想会害了子女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专家:进名校“拼同学” 思想会害了子女

2012-08-07 12:03:02     标签:小升初家庭教育

明明学习成绩一般,却非要花好几万元上名校,家长说是为了孩子能交一帮好同学,以后办事就有了硬关系。据三秦都市报报道,继“拼爹”后,“拼同学”成为流行词。有专家表示,这种家庭教育思想会害了子女,靠天靠地靠人不如靠自己。

拼谁都不如拼自己,这个道理不少家长未必听得进去。为孩子谋划未来,稍具实力的家长都按捺不住咬牙一拼的冲动。从特长班、重点学校中一路走来,家长之间的比拼早已展开。尽管“拼爹”早已令人见怪不怪,“拼同学”少儿化还是让人大跌眼镜。

拼同学从娃娃抓起,家长策划为孩子编制未来关系网,这足见庸俗关系学在现实社会中的强大魔力。实际上,热衷于“拼同学”的不只是为孩子谋划的家长,形 形色色的“总裁培训班”、“MBA高级研修班”中,有多少人抱着“拼同学”的目的混迹其中?甚至,“拼同学”也不只是一种个人行为,当各类学校纷纷在校庆 活动中将校友分门别类,推出所谓“杰出校友名录”的时候,谁又能说这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拼同学”?

“拼同学”作为一个专指名词也许才刚刚出现,但其对应的行动却早已十分热闹。这些异想天开的家长,在不经意间提出了一个令人沮丧的社会命题———我们的人际关系,为何日渐庸俗?

拉关系、走后门之类庸俗关系学人皆诟病,然而多数人却依旧在诅咒谴责中阴奉阳违、疲于应酬。这不仅是因为我们见证了太多因此“成功”的典型,更是因为 这些另辟蹊径者经常占据公众的上升通道。当成功不仅仅取决于个人努力的时候,尽可能多地占据各类资源,也就成了向上流动的可靠保障。无论“拼爹”也好, “拼背景”也罢,拼的都是对各种社会资源的占有情况,当这种比拼足以赢得成功,甚至改变命运的时候,如何不教人蠢蠢欲动?家长煞费苦心为孩子日后“拼同 学”拓荒铺路,不仅是在投入一笔机会投资,也不失为内心深陷庸俗关系学的真实写照。

从另一种层面来说,社会资源之所以要“拼”,是因为资源相对稀缺,而配置却又不尽合理。毫无疑问,只有重点学校的同学才值得一“拼”,因为重点学校本 身就是对教育资源分配格局的确认。因为占据了更多教育资源,重点学校的学生更容易获取成功,他们也因此成为可资比拼的资源。推而广之,热门职业的趋之若 鹜,公务员考试的炙手可热,哪一个拼抢激烈的岗位,不是因为附加了太多社会资源?当资源配置足以影响前途命运的时候,无论占据资源优势的是部门还是个人, 都不免会散发出强大的诱惑力。

每种社会现象,都对应着一种深刻的社会现实。如果资源分配格局更加公平、权力边界更加明晰、仅凭个人努力就足以实现向上流动,他们何必浪费精力于不相干的纷杂事务上?透视“拼同学”现象,也许更应该反思,如何止住人际关系庸俗化的颓势。

点击显示
上一篇:热议“拼同学” 多数网友回应:不如拼自己
下一篇:怎样对待孩子学习时看“闲书”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