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小升初家长你还要孩子当“学霸”吗?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成都小升初家长你还要孩子当“学霸”吗?

2015-08-17 09:51:07     标签:小升初升学策略

学霸,当还是不当?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估计很多成都小升初的家长会想,作者脑子进水了吧?学霸岂是你想当,想当就能当?放着学霸不当,难道踏踏实实让自己孩子当学渣么?

话还真不是这么说。这两天看到了两篇关于教育的深度文章,就是关于当学霸的事儿,观点不同,引人深思。下面慢慢道来。

第一篇文章,是爸爸讲述自己的两个孩子在北京海淀区进行课外辅导的故事。

“这次给孩子续报课外班,真的是让我感到无比的压力了,因为这班太多了,现在我的儿子是每周有三个教育机构的五次奥数课,还有时不时的短期数学班,有三个教育机构的三次语文课,我们要少报一次他还不愿意,还有三个教育机构的五次英语课,除了这些,还有两次足球课、一次钢琴课、一次围棋课、一次国际象棋课,总共18次课,每次课2-3小时,每周的二、五下午不上学,都是课外班,而一、三、四的下午放学后踢球后,也要上一次课,周六从早八点上到晚八点,周日上午也是课,而且每次课下来还有作业要写。”

孩子为啥这么累还要坚持呢?绝对不是在父母的威逼之下,而是自己在竞争下要求上进,哭着喊着要上辅导班。为啥呢?文章继续写到:

“如果你家长不花费精力,孩子就是在班里不成,是混不下去的。而我们的孩子愿意学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好了,在班里可以表现,班里的同学也都学习,互相竞争,他能够多上二年级和三年级的课,比他们班只上一年级提高班的学生就显得突出,就有自信,就有强烈的竞争心。”

那么,上这么多课外班,要付出什么代价呢?

“在大家的激烈竞争之下,这花费也是非常可观,这也是拼爹吧。我孩子的课程,大班是100-200元每课时,一次课2-3课时,小班和一对一、一对二则达到了200-300元每课时,多的时候可以到500元,我的儿子这些课外班一年下来就要20多万,两个孩子就是40多万,再算上他的其他花销,养一个孩子5万美金是有了,这与出国留学的费用是相当的。”

“除了花钱外,上课外班,你需要带着孩子一个一个班的赶场,非常辛苦且大人要付出很多,上课的时候你还要旁听记录笔记回家给没听懂的孩子辅导,两个孩子就让老婆不上班全部精力花进去还不够,周末我也要陪着,这时间的付出也是很奢侈的,为此我们家周末的郊游基本没有了。”

那么,家长觉得金钱和精力投入值不值呢?接着往下看:

“对这样的课外班,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公开媒体舆论所说的应试教育,孩子早学无益等等,这可能对外地的情况是正确的,但如果你了解他们的课程,确实是不一样的。老师非常生动,确实是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比如语文,孩子在读《大学》和《春秋》,语文班里很多内容是讲历史的,讲课的是北大的老师,古今中外的历史横向比较的讲,把中国历史发生的事情与外国历史对比的讲,这在我们中学课堂也是做不到的;英语老师都是新东方的名师,孩子从自然拼读开始学,不是我们小时候的死记;数学则是国内985名校的毕业生授课,小学低年级的奥数就足以让文科生缴枪,但孩子学会了就是有乐趣。”

学霸,当还是不当?

所以这位家长认为:

“这课外班实际上是非常好的素质教育,学生这样的苦学十多年的素质,真的是外面的只有高中三年超强度的军事化管理、题海加填鸭进行高考冲刺出来的学生不是一个档次,素质学出来的分数也要高。全国统考,前十几名的都是北京这一区域的孩子,所以中关村的中学生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也就不奇怪了。”

‘很多人会以为我的孩子有多么的学霸,一般孩子本年级的奥数提高班都跟不上,他能够跟上尖子班,还能够跳级一两个年级跟班,属于太牛了,但他还差得远。其实你的孩子进入了这个圈子,才知道什么叫做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尖子班上面有超常班,超常班还分一班二班,超常班上面有目标班,目标班上面有集训队。”

所以,大家看到了,这个圈子的孩子,目标都是清华北大,以及美国常春藤名校,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就必须全力以赴,报班冲刺。只是这位家长担心的是这样的教育成本太高,据他计算,他家2个孩子报课外班12年的费用加起来一共超过500万,他觉得这个价钱有点“伤不起”,不是平民百姓可以承受的。

总结一下,这位家长的观点是:要当学霸,现在的行情不是孩子自己拼就行,关键是要拼爹,学霸是拿钱堆出来的。但是,除了对高昂的费用有点担忧外,他认为海淀区课外班的师资水平、教学能力即使和美国私立学校比也占绝对优势,不仅对高考和出国极为有利,而且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这里拼出来的孩子,毫无疑问是强者。

学霸,当还是不当?

看到此处,我想很多家长开始后背冒冷汗了吧!我也一样啊!家里的熊孩子在西城区上二年级,平时不仅没上学科辅导班,连作业也没怎么见写啊,这样下去,和海淀区的兄弟姐妹放在一起,拿啥比?怎么比?这起跑线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儿啊!

然后,我就接着看了第二篇文章。写的是一个女学霸的自省,题目就叫做“不求孩子当学霸”。这位姐妹北大的本科,MIT的博士,标准的成功学霸配置。现生活在美国,有三个孩子。本来生活在优越感中很久了,但有了孩子之后,她开始自省:

“几乎在所有人的眼里,当时的我都是教育成功的典范:来自很小的城市,普通的工薪阶层父母;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年级第一名,保送进重点高中仍旧很拽的参加了中考,轻松拿了个状元;千军万马中考进北大,接着申请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全额奖学金读博士;同时跑得了运动会,拿得起画画笔,还掺和在各种学生会里,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然而在这个近乎完美的学霸故事里,只有我自己知道一定有哪里不对。

因为随着学历的增加,我的自信心和学习效率都在急剧地消减。我频繁地做着重回高考考场却什么题也不会做了的噩梦。看看周围的同学,总觉得自己是最差的那个。每天起床去实验室干活都不情愿,甚至产生过许多次不想再读下去的念头。年少时大家都喊着当科学家的梦想近在咫尺,可我一点兴趣也没有,只想着能找到个工作就行。孩子降生后我急于教育他的偏执狂状态,突然让我意识到我对这样的人生是不甘心的;同时也让我静下来思考,曾经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为何变成了只在乎眼前苟且的泯泯众人。”

于是,这位学霸开始回忆自己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在上北大之前,我的人生目标简单而清晰:考上名牌大学。即使是现在也有很多家长认同,只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可以live happily ever after。这一目标实现的途径也很明确,考高分。于是我不用思考上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也从未想过自己喜欢什么,只要修炼考试技能就好,其他活动通通是浪费时间。偏偏我又在考试上有些天赋,加上学校里分儿高最牛的气氛,我一路成就感爆棚,这又激励我继续埋头苦练,终于拿到了亮闪闪的北大通关证书。

可是通关之后,没人告诉我该干什么了,从来未曾独立思考过的我一下子迷茫起来。再说到选专业,更是一头雾水,除了考过的科目,其他的可以说完全没有概念,最后就选了一个容易出国的专业。没有了努力的方向,对专业又缺乏兴趣,我和周围很多同学一样,大量的时间都在打游戏、看电影。坦白点说,大学生涯学习动力严重不足,留给了我拖延症和隐隐的挫败感。

到了毕业时节,不知道该如何做选择的我随大流来到了美国读博士。当时的我对读博士就意味着选择科研道路完全不知情。开始读博生活后才发现,考试成绩几乎没有任何意义了,投身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基本素质我又都没有训练过,加上在麻省理工这样的顶尖学校,周围同学全是精英,使得我不得不接受更严重的信心打击。日复一日枯燥的实验室劳动加上学校之外相对安逸的生活条件,终于让我忘记了曾经的踌躇满志,觉得坚持熬到毕业,找个体面的工作,过衣食无忧的生活也很好吧。”

这样的心路历程,相信并不是个例,很多大学同学和从国内其他名校来美读博的学生,状态都是差不多。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中国学生毕业后在美国大公司里享受体面的工作,但在全球顶尖人才中却难觅中国学生的身影。于是这位学霸妈妈继续反思:

“然而我想说,学霸们也是受害者。我们无疑是聪明的,但却被应试教育引入歧途。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修炼在社会中基本没有用处的考试技能。一整套的规定动作又早早地扼杀了我们的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更谈不上发展自己的爱好和做自己的选择。

所有有卓越成就的人,无一不热爱自己的事业,只有这种热爱,才是长久地支持他们克服各种艰难不断坚持下去的源动力,同时也带给他们最真实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而我最痛苦的时刻,是告诉爸妈,我不喜欢我的专业读不下去了,他们反问我,那你喜欢什么?我竟然什么也答不出来——那种茫然令我近乎绝望,年过三十仍然不知道喜欢做什么的我,离成功也实在太远!”

可能也只有学霸本身的反思,才能够让我们相信,常人眼中的所谓孩子的成功,不仅过程痛苦,而且有可能从出发点就错了!无数人工培育出来的“学霸”,很可能对科学研究根本没有任何兴趣,只是沿着考试——名校——留学这样的路径,随大流式的成长,等到了自己能够选择未来的年纪,竟然失去了选择的能力——从来没考虑过自己真正热爱什么,自己的价值是什么,自己该往何处去。

这位学霸妈妈于是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她做了全职妈妈:

“我的孩子绝不要再以考高分、当学霸为目标,这根本不应该成为教育的目的。相反的,我要努力让孩子们成为一直充满好奇心并能自我引导的终身学习者,而不是靠别人设置好的目标才能前进;我要让孩子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在过剩信息的迷雾里看清这个世界,而人云亦云,被大众的观点绑架。而我最终的目标,是让孩子们找到他们所喜爱和擅长的事业,为之倾尽热情和汗水,享受过程中的磨难和收获。”

这两个故事讲完了,一个是辛辛苦苦陪伴自己孩子,时时刻刻准备当学霸上位的爸爸;一个是经历年学霸生涯之后,坚决认定自己的孩子绝对不以当学霸为目标,而是要寻找真正擅长和喜爱的事业的妈妈。读完这两个故事,你更赞同哪位家长的观点呢?恐怕大家已经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了吧!

我先说说我的观点:我支持学霸妈妈观点——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不是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取生存的资格,而是使孩子真正活出自我。为什么我如此确定这一点呢?理由如下:

1、世界变了,我们活着的目的不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自我实现。

我们不得不承认,世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体现在:传统社会的首要目标是生存,人的核心诉求是安全;而现代社会完全相反,现代社会的首要目标是发展,人的核心诉求是自由。这很好理解,吃不饱饭的时候,能活下去是关键,然后传宗接代,能完成这些事儿,就是成功人士。所以在农业社会,所谓幸福,就是“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到了工业社会,一切都变了。工业化的进步给人们带来充裕的物质生活,这使得商品经济空前发达,任何东西都明码标价,金钱至上风气泛滥。这时候,大多数人认为,有钱就是幸福,你拥有的财富越多,你越安全,越有资源配置能力。所以我们社会上充满拜金男女也就不难理解啦!

但是画风马上就要变了啊!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世界的科技发展也太快了,我们马上就进入了信息社会,互联网来了。你会发现原本牛逼闪闪的企业家突然间陷入集体性焦虑,一个本来活得挺好的企业有可能分分种就死掉,而且灭掉你的根本不是你的竞争对手,而是和你毫不相干的公司。自媒体纷嚣尘上,你很难再利用财富去操纵社会舆论;草根创富者比比皆是,干了二十多年,好不容易混到富贵阶层,忽然发现自己的市值不及刚刚上市的隔壁小二儿家的零头。

所以,看清楚了吧?家长希望孩子当学霸,主要是为了安全的考虑——只有对未来社会充满悲观情绪的人,才会经常思考安全这件事。但这个时代,你以为读了名校进了大公司就安全?完全错误。这个时代,你不会饿死,但如果你想活的好,就必须问问你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困难要自己克服,办法要自己去想,情感要发自内醒。

一个依靠别人设置的路径不断通关的孩子,即使完美升级也毫无意义,因为她缺乏自我成长的过程,她不知道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是什么,她如此优秀,却又如此羸弱,因为她从未活出过自我!她可以在顺境中自我安慰,但却难以在苦难中奋斗和坚持,因为她不知道自己为何要坚持,她只能成长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却再也无。

点击显示
上一篇:27所知名大学在高考牛校镇海中学“掐尖”
下一篇:儿子小升初两次摇号不中,父亲跳楼求情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