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小升初应该是一个收获的过程。孩子体验了社会,体验到真正的与社会互动;家长感受了现实,感受到幸运或残酷的现实。不管怎样,小升初家长此时为了孩子都是“上蹿下跳、忙里忙外”——
■主动派
“孩子经历小升初找工作不会怵”
代表人物:大宝的爸爸赵先生
精典语录:“我们是能飞的飞,能爬的爬,这不是在考孩子,分明是在考家长。
考财力、考势力、考权力、考眼力、考耐力、考智力……”
从大宝一上六年级开始,赵先生就经常到“奥数网”的小升初家长社区和其他家长进行交流。“我算下手晚的,有的家长从孩子上二、三年级就开始在社区里咨询、交流,为孩子小升初作准备。”
现在,赵先生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脑,第一个点击的就是奥数网,第一个浏览的就是小升初的信息。从六年级家长讨论区开始,到人大附中讨论区、再到四中讨论区……总之,一个一个讨论区轮流看过,不断刷新,和同道家长交流最新的信息,手机也随时“待命”等候学校的面试通知。
“说实话,我挺着急的。递了简历的学校还没有通知面试,也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赵先生说,“现在不让跨区择校,我也能理解,但那天带着孩子去北师大附中报名被拒时,看着孩子失落的表情,我心里还是挺不好受的。”
记者了解到,由于大宝的学籍和户籍都不在要报考学校的辖区内,所以,孩子被一心向往的学校拒绝之后,情绪一直很低落。
“适者生存!我觉得让孩子们早些了解社会,学会适应社会。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面对女儿的情绪低落,赵先生说,原因就在于提早了解社会能有更充分的准备。
■自然派
“走向成功又不只这一条道”
代表人物:墨涵的妈妈高女士
精典语录:“我们也不是‘三特’家庭(一是孩子特别优秀的,二是父母官职特别高的,三是家里特别有钱的),上不上名校都无所谓。”
“北大附开始报名了,清华附怎么没信儿?”“你家孩子什么条件?”“公三65+4,连续三年校三好。”高女士指着小升初社区上的贴子边给记者看边说道:“我孩子同学的家长那天跟我说,现在感觉是压住怒火在哄着孩子走钢丝,而且,还要让孩子感觉放松,不能把焦躁的情绪传染给孩子。真累!”
“虽然我会到社区来看看最新信息,但我只是看看,我也知道我家孩子不是上名校的材料,就让她上个离家近的学校,我也方便照顾。”高女士向记者解释自己不为孩子小升初忙碌的原因。
记者了解到,因为高女士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附近,周围学校的教学质量还可以,所以高女士对小升初的态度是顺其自然。
“我个人觉得还是根据情况确定目标很重要,初中阶段何苦舍近求远呢?许多家长为孩子在名校附近租房、买房、搭车接送,多累啊,孩子和大人一起累。我们孩子班上的几位家长想法也和我一样,反正我们也不是‘三特’家庭,上不上名校都无所谓。”
■考试派
“建议恢复考试考场上比高低”
代表人物:子晨的妈妈陈女士
精典语录:“考试是最公开、最透明的升学手段,与其带着孩子去各个学校面试,倒不如在考场上比个高低来得方便呢!”
记者随意询问了十多名小学生家长发现,目前虽然取消了小升初考试,但却有近九成的家长希望能再次恢复小升初考试。很多家长苦恼地表示,虽说取消了小升初考试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但准备一份小升初的简历,似乎比考试更让人身心俱疲。
记者在北京四中的招生现场遇见一位学生家长,他无奈地说:“考试是考学生,各人凭学习成绩就行,但不考试,大家要比的,可能不仅是学生的个人成绩,甚至是考察家长的活动能力了!”
子晨的妈妈陈女士原本帮孩子制作了6份简历,从个人简介到父母推荐;从同学评价到教师评语;从获奖证书到爱好特长……“能想到的、能做到的和能装进去的,我们全弄了。”陈女士说,最近到学校递简历时,她和孩子决定放弃了,因为他们的简历还是“太简单”了。于是,陈女士就交了一份一张纸的简历。她表示“也许这样会更吸引目光”。
“考试是最公开、最透明的升学手段,与其带着孩子去各个学校面试,倒不如在考场上比个高低来得方便呢!”陈女士对记者说,在目前教育资源还不均衡的情况下,选择哪所学校、能进哪所学校是家长最关心的事情。取消的小升初考试,看似减轻学生负担,殊不知将压力大大增加,从本应只有六年级学生承担的压力增加到各个年级,甚至幼儿园也感受到。
闲话小升初
《大腕》经典台词之“小升初版”
一定得选最好的学校,人大附、北大附、清华附……能报名的就全给他报上。奥数打娘肚子里就开始胎教培养,生下来就每天给他放八个小时英语MP3,包括孩子的二舅、姥姥在内,家里都得说英语,一个汉字儿都不能让他听见!
上小学就去人大附小,至少也得是中关村一小、三小。周末时间全给他报上班,什么仁华、奥数、英语,全都要上。
幼儿园“剑一”、“剑二”、“剑三”就全搞定,至少都在15盾以上,到了三年级,公三起码考个95+5分。让孩子和同学搞好关系,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天天请撮,甭怕花钱,至少要保证连续六年市三好。
再报几个素质班,什么舞蹈、声乐、钢琴、黑管、篮球、排球、跆拳道……三模两电,琴棋书画,一个都不能少,一年光培训费就得花几十万,就是一个字儿——贵!
周围的孩子不是神童就是超常儿童,您的孩子要是只会一门奥数呀,您都不好意思跟其他家长打招呼。您说这样的孩子,怎么也能考上一个市重点吧?我觉得至少首师附、101中应该差不多吧!三好、奥数、“公三”那是报名资格!至少也得会微积分加大学四级才勉强够格。
您别嫌高,大学六级水平的孩子都有一大把。您得研究学生家长的心理,有大学水平愿意到重点校上学的学生,根本就不在乎读的是初中还是高中!
什么叫超常儿童您知道吗?超常儿童就是小升初的时候,所有名校都得考上,一个都不能拉下!所以,我们“耗子军”的口号就是——“非重点不去,所有名校全考!”
“隐性消费”至少3.6万元
一位家长给小升初粗列了一笔账:
奥数班:参加一学期大约需要500元至600元,孩子通常要从小学三年级或更早开始训练,寒暑假的费用还需另付,这样四年的奥数学习需要8000元左右;
钢琴班:一对一授课,每节课的费用约为100元至150元,孩子学琴一般从五岁开始,就以每两周学一次琴来计算,几年下来约需2.5万元;
剑桥英语班:每考一级约需1000元,三级考完约需3000元左右。
仅以上三项粗略估算了一下,至少需3.6万元。这对于中低收入的家庭来说无疑是极大的负担。尽管如此,许多家长还是倾其所有,培养孩子综合发展,因为不少家长认为:与其几年后花钱找路子、托关系为孩子上学头疼,还不如把反正要花的钱提前投入到孩子的培训上。
“潜规则”四部曲
说起小升初,过来人总结了一个必经的“四部曲”:第一步叫“四月比信息”,比方说,哪个学校要招什么特长生,有什么实验班,名额多少、考什么等等;第二步叫“五月比孩子”,也就是说比考试、比成绩、比证书;第三步叫“六月比家长”,简单地说就是比关系、比门路;第四步叫“七月比钱袋”,这一点,无须解释。
很多家长为了孩子小升初早就已经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不少家长为“抢占”初中入学的竞争优势,带着孩子四处考级、考证。如此一来,孩子们的减负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还不如统一考试来得更透明、更简单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