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一位老师的影响,一种爱好与义务让我进入“小升初群”。在群里只是想能在工作、闲瑕之余与大家一起分享和回忆儿子的成长过程,想和群里的家长们聊聊孩子,遇到问题帮忙解答一下。
当我进入群第二天,已经是晚上23点了,家长们还在为一道数学题相互绞尽脑子时;当我将好书推荐给家长的时候,家长也会想到为孩子列书单要自己的孩子按家长的要求来读书和看书时;当我将朋友的日志“如何做一名优秀家长”发到群里的时候,家长也会发出做家长难的无奈。家长们叫苦连天,喊着做家长累,让我仿佛感到一双双困惑而又无奈的眼睛,看着家长们家庭教育的误区心里着急,想以“如何学和做家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我并不是一位优秀的家长,只能算是一位不停地学着做家长的母亲,是一位从没有放弃与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学习的妈妈。
我是一个本本主义者,在儿子六年级之前,没有电脑时,喜欢看各种与儿子有关的书和文章,从书中学别人育子的经验与方法。记得在儿子三、四岁的时候看了“哈佛女孩-刘亦婷”就为儿子报各种兴趣班,让儿子接触有声读物;看了一本“三个女儿同时被美国大学”录取的一本书(原书名忘记),就按着书中父亲教女人“速算的方法”在儿子上幼儿园的路上和儿子一起口算,这本书很多方法对于儿子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物;儿子小学毕业以后,青春期有点提前,就在网上搜集各种有关青春期的文章阅读,进入初中网络游戏成为儿子最大的爱好,就看“陶宏开写的书”,主动向优秀的家长请教,向他们取经。学和做家长是一门学问,家长应不停的学和做。
家长们为了孩子会愿付出时间与精力,但如何做?如何付出?对于孩子的成长很重要。每一位家长都想自己的孩子最优秀的。做好一个家长其实很难。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们的思想与教育直接影响到一个孩子能否健康、快乐成长,最重要的是你培养出来的孩子走向社会的各方面能力是由你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决定的。父母的学习、言传身教显得尤为重要。
在儿子的成长道路上并不是很顺利,我们的家庭教育也不是最好,但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庆幸的事我一直在学做家长,与儿子一起成长。
进入初中,学做家长极其重要。当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外校,是带着自信与希望走进外初,可还没有来得及表现自己,还没有让他有机会再创辉煌的时候,刚开学一个月淋浴出来不小心将腰摔伤,在家躺了一个月,半学期只上主课,整个初一成绩不是很理想,每当儿子处在低谷的时候,从不指责与批评,也不给他任何压力。让他自己面对,适时在交流中给予建议。进入初中以后儿子在家的几乎大量的时间在电脑上,也曾努过;也曾采取过极端方式,用尽脑子,试着用各种方式来引导他,边看各方面的文章,边想边记。在方便的时候与儿子交流,让儿子慢慢成长,给儿子各种成长机会。
儿子不在家时,有时间喜欢将儿子的成长过程无论是好,还是不好写下来,便于想和记。下面是初三下学期写的,与大家分享:
父子
儿子星期天与他父亲发生了口角,因他在玩电游
父:管你读不读,考不考,我再不会如何.....
子:不要你管,你走远点,给我滚...
我在做饭只听到这二句,儿子开学以后的第二周,情绪和状态慢慢在回升,各科学习明显趋上升状态,玩电脑也少了许多,好好的引导,他应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可遇到他爸爸,有时真的担心,他不仅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影响了儿子的成长。为了纠正儿子对父亲的态度我对他说:“爸爸再不对,你也要学会尊重他,他已经吃脾气亏,生活得不开心,自己活得累,过了一半的人生,而你的人生和路才刚刚开始,不注重自己的脾性如何成为社会中人,如何面对社会...”儿子听得懂,也明事理,听话点头说以后不再这样。
看再多的书(育子),在实际生活中,家庭、学校、社会对一个孩子的成长都起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好的下一代。
昨天去学校儿子很开心,正在洗澡,见面就对我说:"妈妈,今天夏老师(英语)又表杨了我,说我做作业和听课都蛮认真,听在心里,好开心(因为儿子英语成绩长期在班上是倒数)。他现在对英语学习,真的是想学而且已经学得蛮主动了,这和老师的教育与耐心引导密不可分上次回家还说:上个星期写英语作文他的分数排在第五名。看到儿子的进步,心中由衷的开心,
真的庆幸他能读上外校。最初让他读外校其实好多老师和家长都不主张我送他去。在中国学英语本来就难,加上男孩子都不爱学,选外校是最明智的。以后他有可能考不上一流大学,但他在外校的学习与成长远远比一流大学要有收获。
除英语以外,各科成绩都学得不错。我一直庆幸自己的思想与教子上的方法对于儿子的影响是成功的,其重要一点就是边看边相处边摸索,找一条适合儿子成长的方法与环境,让他自由成长。虽然有好多欠缺,但儿子的人生轨迹还算是正确的。
初中是一个男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也是现实要求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学校、好的成长环境、学校要求成绩的时候。但我始终认为更是“孩子心理、承受力、适应力等多方非智力因素成长的关键时期”。此年龄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时间,走的好,他以后的人生和生活会更健康、更具有活力与自觉性。
说了这么多,只是希望在家庭教育中,在对待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每一位家长要真正学和做好家长,尽早走出教育孩子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