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师教育心得五:中学六年规划后必须面对的两个问题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吴老师教育心得五:中学六年规划后必须面对的两个问题

2014-04-30 13:35:07     标签:小升初经验

查字典武汉奥数网 小升初后,初中将迎来哪些学习生活变化?究竟是什么决定了孩子中学尤其是初中的学习效果?

《中学六年规划后,跟大家探讨两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作者:查字典教育 吴峰

前两周,组织了《中学六年规划》讲座,与大家畅聊起中学六年的选择。从优秀的标准,聊到优生选择的四大法宝;从掐尖大战的历史沿革,聊到中招政策的深水泥潭。毋庸置疑,小升初此刻的决定与武汉特有的初升高体系一脉相承,却也从另一个侧面提醒着我们:孩子的教育终究是来到了不能轻视的时期。

在写这篇文章前,我一直在思考并尝试给出答案:究竟是什么决定了孩子中学尤其是初中的学习效果?

或许可以借用我在中学六年规划中所讲的“优秀”的标准之一——学习能力——来阐述这个问题。当然,凡任何问题的探讨与解决,都需要从外因、内因加以研究,才能给出符合实际的方案。

1、内因:中学时期的“自学方法”是孩子学习能力构建之路的探索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课堂上听得懂,回家却不会用;考试的题目对于同一个知识点,总是重复错,一直畏惧这类题型;学过的内容在刚学的时候测验挺好,一到期中期末就全部暴露出问题所在。

在小学的时候知识体系性不强,加之没有必须参加具有选拔难度的统一官方考试(期中、期末、中考评价体系)的压力,故而这些现象并不突出。到了高中,孩子经历过初中三年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的摸索,逐渐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道路,尤其是心智上日趋成熟,故而解决这些现象的能力也在提升。反观人的成长经历,初中尤其是初二、初三这两年,问题最为严重。

让我们首先思考一个问题:从接触一个新的知识,到熟练运用它,需要分为几个层次?

各位家长,想必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一定不陌生:对于新学习的一个做事方法,我们需要先听得懂,进一步操作一遍,为了能今后熟练运用,还需要仔细揣摩几遍,并常常拿出来实践复习。要是还能教会别人,那么这个方法就真成自己的了。

作为成人的我们,恰恰就是用了学习的基本原理——从学过到学会再到学懂——来解决上面这个矛盾。

别人教给我们(口述),往往能使得我们“学过”这件事,这么做的最佳效果就是“听得懂”,这就跟课堂上老师讲一道新题型、那些令你“叹为观止”的新方法一样,你需要先“听懂”;

而能不能立即消化,并模仿着使用一遍这个方法,尝试着整个过程操作一遍,这就是所谓的“理解”,这就如同课后能不能模仿着整个知识点的思路和方法来源,理一遍逻辑,哪怕是自言自语,在脑海中过一遍解题过程,也会加深我们认知的印象,这也就是常说的“笔记整理”;

为了能熟练掌握这种“来之不易”的理解,并真的在看到的时候能快速做出这类题目,那么寻找同一类型的内容加以巩固训练就成为了我们实践复习的一环。也就是常说的“多练几遍才能掌握”。这样一来,孩子就能在考试中运用好这种“理解下模仿”而来的方法进行解题,参加考试。

在上面的例子中,“听懂”就是最基本层面的,我们称之为“学过”,这是孩子第一重学习能力的体现,问题恰恰在于,很多孩子上课就“没听懂”,而且“听不懂也不问”更别提后面的自学能力。所以初中学习的最基本要求就是上课必须能够听懂,听不懂就立即下课要问,小升初时家长务必重视这种学习习惯,将严重影响孩子中学六年学习方法的构建。

而“理解下模仿”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会”。通过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学会”实际上就是掌握了这种方法,并能够运用它解决考试问题,也叫“学会考试”。而达到这一层次需要经历两个阶段——“笔记理解”和“同类训练”。很多小学生没有再理解和总结的习惯,做题也是随便做,不知道如何选题和分类,进行盲目的“题海战术”。学习能力的第二重就恰恰体现自学能力的两个方面——回家之后的“理解总结与同类训练”。小升初家长务必开始训练孩子的自学能力,尤其是逐步养成当天所学知识再反馈的习惯,切忌盲目题海战术,别忘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

那么讲到了上面两种内因,孩子只要上课听懂、不懂就问、回家整理笔记再次消化、理解复杂方法、模拟运用并加以同类训练,是不是就真的“学懂”了呢?

学懂,是一种很重要的感悟,这是第三重的学习能力体现。什么叫学懂?就是能用自己的话来表达,甚至教授他人,在听一种方法和技巧的时候“恍然大悟”,让自己以往的所有错误认知都全部推翻并能举一反三的能力。

会开车的人都知道,倒桩停车能精准停到位是需要领悟的。因为教你开车的人永远只能用“多打半圈”、“往左往右”这类词语描述,但无论是力度还是方向盘控制,都需要开车的人“学会”之后,在熟练的基础上去思考,去总结“手感”、“方向感”,最终能够“学懂”如何倒桩。此时如果你还能用你自己的语言教会别人“去悟”这种方法,那就是从“学会”到“学懂”的升华。

学习过程中,“学懂”是多么地重要。这就体现于同样的“学会”一种方法,当出现了不同的背景的条件时,孩子能根据条件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得出解题的突破口,在理解之后还能用自己的语言去教会别人,从而加深自身的理解,这是学习方法层面最高境界。这在高中将受用无穷,尤其是高中知识的抽象性对自学能力的要求。“学懂”要求:错题需要总结和反思,能够领悟和自己当初的“惯性思维理解”下为什么没做出来,归纳错题中出现的新的特点,同时能主动找同类题目验证自己的总结,举一反三,并且善于和同学分享,教会更多的人。小升初的家长在教育孩子初中的道路上,务必了解到“学懂”这一层面的学习方法要求。

2、外因:现在的教育,更多是建立于“灌输式”的“学过”层面

初中阶段的学习,如果仅仅是建立在“学过”层面,掌握不了初中的学习方法,提升“自学能力”,不仅影响到我们的初中学习,更重要的是,放眼未来六年,到了高中孩子如何能在激烈竞争中更胜一筹?

做了这些年的教育,我们一直在思考,当初我们小的时候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哪些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构建避免了我们自己走弯路?什么样的课堂最能吸引孩子,让孩子“听懂”,并引导他们“学会”,真正“学懂”?查字典一直努力研究这样的课程体系,并辅以独有的“二次笔记”,“口述解题思路”等习惯梳理。我们希望更多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培养,不仅仅为了应试,更为了多年之后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学习能力的人。

然而遗憾的是,现行教育行业多数人依然采用“刷题”的方式灌输,很多机构和老师比谁刷的题多,谁的卷子全,在授课上不讲求学生内在逻辑的贯通,培养孩子“思考”这一重要的品质。灌输式的教学令人心痛的同时,也必须反思教出来了多少“陪读”的孩子——那些仅仅停留在“学过”层面的宝贝们。

课堂的真实作用在于让孩子轻松愉悦地听懂,并辅助以习惯要求,在孩子小升初懵懂时期加以方法层面的塑造,让他能在一定的要求下自我调节学习方法。老师此时的作用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开导交流感悟。前者讲求从学过到学会,后者启发孩子从学会到学懂。对于学生来讲,“学懂”之后,大家自己的思考能力就会被释放.【【吴老师教育心得五】中学六年规划后,跟大家探讨两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点击显示
上一篇:家长讨论:华一寄宿与华师一附中初中部对比
下一篇:2014武汉小升初解读:跨区与对口的内涵与外延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