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换算公式"小升初各种证书都能算分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学校"换算公式"小升初各种证书都能算分

2011-05-20 10:09:35     标签:小升初教育新闻

名校三好生、班干部比普通学校的更“值钱”,学习之星比优秀少先队员更管用!昨天,南京不少初中校全面启动小升初咨询登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面对家长们送来的厚厚一叠报名材料,许多学校根据自己的择优标准研制出一套“换算公式”,各种证书、各种荣誉统统变成分值,每个孩子都有了一个具体分数。

[揭秘“换算公式”]

证书、荣誉统统换算成分数

“如果能考试,成绩出来根据自主招生的名额划一条分数线,线上进、线下淘汰,对我们学校来讲反而省事了,可现在不允许考试,录取谁不录取谁统统看材料。我们每年一到小升初时就要投入大量人力去甄别材料。”一位初中校长告诉记者,为了相对公平也为了好操作,他们学校招生部门有一个“换算公式”,凡是学校认可的证书和荣誉都换算成分数,每个孩子最终都有一个成绩,这样方便进行筛选。

这位校长透露,在他们的“换算公式”里,小学四五年级期末考试成绩全优加2分,班长加2分,大队长加4分,校三好生加2分,区三好生加4分,区优秀少先队员加4分,鼓楼区学习之星加6分……培训机构的证书一律不认,正规数学竞赛、英语竞赛以及其他特长竞赛的奖项经核实后也有一定的加权分值。

“学习之星”比“优少”更管用

“我们这个亏吃大了,真后悔没有把这里面的门道早点摸清!”记者昨天在一所热门初中的招生咨询办公室碰到了家长周女士,她正懊恼当初没有重视孩子荣誉的评比。周女士的女儿在鼓楼区一所小学上学,不仅成绩好,各项表现都很不错,五年级下学期被学校推荐到区里进行表彰。“当时班主任问我是申报区学习之星还是区优秀少先队员,我想了一下,觉得学习之星只是表彰了孩子学习方面的成绩,而优秀少先队员是更加全面的一个奖项,就选择了优秀少先队员,孩子也当选了。”今年春节过后,周女士开始为孩子的小升初奔忙,一圈跑下来后发现吃亏了。“没想到鼓楼区的学习之星比优秀少先队员更‘值钱’,一所初中的招办主任说,五六年级的学习之星可以优录,但优秀少先队员要再权衡,另一所学校的老师也说,区级学习之星能直接编进高层次班。”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不少学校都表示招收综合素质全面的孩子,但实际操作中成绩依然是硬道理。

名校授予的荣誉和证书分值高

除了将具体的荣誉和班级职务折合成分数,一些初中校对孩子来自于哪所小学也比较看重。“琅琊路小学的大队长肯定要比其他普通小学的大队长分值高,拉小的三好生要比普通小学的三好生更有竞争力。”一位初中校长告诉记者,名小学孩子的总体层次比较高,中等的孩子到其他普通小学可能也排在前面,在这样的名校能成为大队长、班长的孩子其能力一定是比较强的。“同等条件下,我们会给名校孩子适当加分。”记者看到,一所学校内部掌握的尺度是这样的:班长加 2分,名校班长加4分,校三好生加2分,名校三好生加4分,大队长加4分,名校大队长加6分。

“劳动之星”“合作之星”是浮云

“我们鼓楼区不评三好生,但我孩子有‘劳动之星’‘合作之星’,能加分吗?”昨天在南京一所热门民办初中招生办公室,一位家长翻着一叠孩子的证书给老师看,不过得到的回答却让她失望。“对不起,鼓楼区的学生只有‘学习之星’加分。”记者了解到,南京市鼓楼区早在2006年就取消了“三好学生”评比,而改成“鼓楼之星”的各种单项奖,在“小升初”的时候,很多学校看重的是“学习之星”。“现在‘鼓楼之星’的种类多,名额也多,即使一些学生学习不拔尖,但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就可以给个奖,老师也搞搞平衡,所以获得‘星’的未必就是班上最好的学生,‘劳动之星’‘合作之星’之类的我们索性都不看,只看 ‘学习之星’。”

班长只认五六年级的,副班长没用

“我的孩子是班长、宣传委员,还是校少先队大队委员,能加多少分?”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孩子身上都挂了十多个班干部头衔。“其实我们也清楚,很多职务是假的,家长为了证明孩子的综合素质高请老师写上去的。”一位有着多年招生经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初一一个班,一共40个学生,33个以前都是班长,问了一下,其实很多孩子并没有当过班长。记者看到,在许多热门初中的入学条件里,曾任班级职务的同学也被优先考虑,于是一批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努力下“被当官”了。“我们现在除了班长和大队长其他职务一律不认,大队长、班长人数学校是有限制的,还比较可信,班长也仅限于五六年级,副班长不认,这个太容易做假了。”

[全优“底线”引发造假]

班主任遭遇改等级难题

今年树人国际、玄武外校、新城初中等热门学校都设置了自主招生的择优“底线”:要求素质报告书中五六年级语文、数学、外语期末考试成绩全优。 “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其他任何荣誉都是白搭,这样一来素质报告书上的全优变得更重要。”王老师是一位当了20多年班主任的老教师,她告诉记者,的确有家长求情改等级。“以前热门初中招生都要自己组织选拔考试,学生的校内成绩大多作为参考,可前两年教育部门为了给学生减负,严令禁止各种形式的入学考试,学校提供的素质报告书就成了评价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王老师说自己其实是一个原则性特别强的人,最不喜欢弄虚作假,可是面对家长的苦苦求情也难免心软。“有的孩子各方面素质都很拔尖,但在某一次考试中粗心漏做了题目或看错了题目,离‘优’差了一分两分,家长跑来找我求情。”王老师特别矛盾。

素质报告书“被丢失”造假

“都说素质报告书丢了,有这么巧吗?”近日,南京某区教育局小教科的电话响个不停,除了咨询各种招生政策,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提出要买素质报告书。“都是一个理由,丢了!”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家长的孩子都是六年级,偏偏到了小升初的节骨眼上,把这么重要的资料给弄没了。“我的孩子想上的那所学校,如果达不到素质报告书全优的条件连材料都不收,我儿子数学特别好,拿过奥数比赛的一等奖,可他上学期的英语有个良,实在没办法,朋友给我出了个主意,重新买一本素质报告书,找老师通融一下。”一位家长说。一所名牌初中的校长告诉记者,素质报告书作假是肯定存在的,“每年总有几个学生是全优的成绩,但进校后考试可能只考几分。”

[专家分析]

设定“换算公式”也是无奈之举

“按照往年登记和录取的比例,一般要达到10取1到8取1这样一个录取率,可见即使登记了,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一所热门民办校校长告诉记者,很多人都说名校的登记门槛太高,事实上好孩子真是不少,即使设置了全优底线,每年都不少于600人登记,在不允许考试的情况下,不设定门槛、不把各种荣誉、证书具体成分数,对学校来说选拔太难了。记者发现,除了对外公开的录取底线,每所学校的“换算公式”都比较神秘,学校不愿把最后录取的途径说清楚。 “现在只公布了全优的底线,就发现很多造假的素质报告书,如果把我们对于各种奖项、证书的换算细节全公开,势必带来更多有针对性的造假。”

家长的欺骗行为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南京市家庭教育指导师金煦英说,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为在城区就读的每一个小学毕业生都安排了一个公办初中的学位,但绝大部分学生家长都期望孩子能够上一所比较理想的初中,因此衍生了种种怪现象。“家长为孩子选择一所好学校的愿望无可厚非,但采取种种欺骗的行为,对孩子的价值观造成不好的影响那才是最可怕的。”

点击显示
上一篇:2011年小升初家长定位要放准
下一篇:沈阳中招咨询大会21-22日举行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