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师资尚缺某中学的小史是理科“偏才”,刚进初中时,语文只考2分,数理化却门门接近满分。也就是说,小史的语文得去小学补课,数理化水平却已相当于高中生。后来,学校采取“一对一”方式,安排师资对他进行个别化辅导。
然而,“一对一”的特需辅导,对师资配置和课时设置提出了挑战。当前的师资配置,是每节课一位学科老师教育一个班级40多名学生。如果“一对一”,再加上其他学生也有“特需”要求的话,无论是授课进度还是授课时间,都将加重现有教师的负担。而且,对于一些某方面超常发展的学生,本学段的教师可能已无法满足其要求,需要更高层次的教师带教,这也给学校出了难题。
为此,沪上部分学校积极探索,尽量满足孩子的特长发展需求。杨浦高级中学从高校中聘请相关领域专家,带教孩子攻克科研小课题。有些学校则从家长资源中挖潜,邀请卫生、环保等领域的家长进校开设“微型课程”,拓展了师资来源。
一对多,标尺要变“特需”教育的目标,并非仅针对少数个例,而应面向每一个学生。当前,不少教师评价孩子,还是按分数高低分为三六九等,重点关注特别优秀和特别困难的群体。如何在当前教师与学生“一对多”的教学模式中,让大多数处在“中间地带”的平庸孩子也能被“点亮”?
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提出,要打破以分数为标尺、把学生培养成“考试标准件”的模式。推动孩子多元发展,首先要给老师“松绑”,鼓励教师多元发展,才有能力当“伯乐”。他举例说,该校音乐老师宋懿拥有配音专长,经常为社会机构的宣传片配音,有点“不务正业”,但闸北八中不仅不反对,还积极支持她。“宋老师利用这个专长和校内外多种平台,发现和带教了一批喜欢主持的学生。这不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吗?”
“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特长,只是在分数的标尺下,其他专长难以闪光。多数孩子‘给点阳光就灿烂’,因此学校要提供展示多元潜力的平台。”上海实验学校校长徐红透露,学校里的高二学生最近在排练《雷雨》,出乎不少老师的意料,平时并不活跃的普通学生一站到台上,居然把人物演得那么好。“学生之中藏龙卧虎,更要求教师具备一双慧眼去发现。”
多对多,资源共享如何既保证孩子的特长发展需求,又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效率?专家表示,应建立校际资源共享的开放办学模式。
比如在上海实验学校,虽然目前为休完 “创作假”的小苍开设了个人工作室、为热爱实验的孩子提供了实验条件,但随着越来越多“特需”学生的出现,学校很难再配置出如此多门类的个别化资源。这样做不仅投入大,而且学生毕业后,若后继无人,也会造成浪费。
北京为创新人才培养设立的“翱翔计划”给了徐红启发——各学校依托优势学科或者其他教育项目,建成共享平台,所有学校的特长人才均可享用。如此一来,既满足了学生的特需,又避免重复建设。目前,卢湾区正在探索校际资源共享,向明初中的孩子可以带着小课题到卢湾高中实验室做实验,受到师生的欢迎。同时,该区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资源纳入中小学课程中,进一步拓展了资源平台。
“资源共享,对特长生的健康发展也非常有利。”专家表示,有些孩子的特长爱好或许比较“小众”,全校或许只有一两个。建立跨校际的资源平台,将此类学生集中在一起,可以互相交流、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