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义的“择校”何时才能归褒义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贬义的“择校”何时才能归褒义

2011-06-07 13:19:17     标签:小升初教育新闻

上周末,上海民办初中纷纷举行招生面试,许多想上优质初中的孩子和家长迎来了关键一搏。辛苦、压力、担忧、焦虑,又一次成为招生季中的主旋律。为治“择校热”,教育部门这些年“猛药”下了一副又一副,用心良苦,也有成效。不过笔者认为,要治理过度“择校热”,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还需多方努力,标本兼治。

择校热背后,是诸多现象和问题的纠结。热门民校很苦恼,招生名额200人,却动辄一两千人报名,不能笔试,不能看竞赛证书,怎么选学生?面谈时光拉家常,对成绩优秀的学生也有失公允;所以不得不 “创新”面谈方式,把考察学生英语、奥数能力巧妙地融入其中。也难怪,记者想报道面谈现场,绝大多数民校都婉拒。家长也纠结,都说民办初中升重点高中比例高,人家孩子都在搏,我的孩子怎能不搏?都说学奥数、考等级证书很重要,今年开始不收证书,那我家孩子辛辛苦苦考出证书,怎么让招生学校知道呢?教育部门也纠结,本应赋予民办学校较大的招生自主权,但愈演愈烈的“择校热”让孩子们不堪重负,破坏了教育环境,这自主权的收放还真是个难题。

一直以来,“择校”在大家心目中是个贬义词,是一大教育问题。但细想一下,择校本无错,关键是怎样“择”。倘若优质学校就那么几所,从地方政府、到中小学、再到家长,大家都把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优劣与“择”的标准,那这样的“择校”就需要去改变。倘若教育园地里,“百花”盛开,许多学校在确保基本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形成各自办学特色,比如,有的偏重科技教育,有的注重艺术熏陶,有的以人文见长,有的具有体育运动特色,家长根据孩子的个性特长为之“择校”。这时的“择校”就成了褒义词——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当然,现在有不少学校也展示自己在科技、文艺、体育等竞赛中获得的奖牌,但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参与其中,大多学生还是围着课本转,这样的办学不足以被称为“特色”。

各级各类学校都可以特色取胜,吸引学生“择校”。美国有所大学名为深泉学院,坐落在加利福尼亚州东部沙漠的山谷里,学制2年,每年招收不超过15名学生,且是清一色男生。学生在这里能获得全额助学金,同时又必须每周付出20个小时的劳作,放牛、种草,过着牛仔式的生活,却也有学生因其特色而放弃了耶鲁、哈佛的录取机会“择校”而来。

让“择校”成为一个褒义词,除了各类学校自身努力外,政府部门需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环境。有关部门应改变“锦标主义”办教育思维,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上以均衡为首要任务,尽量做到每所学校的办学标准统一,生均培养成本统一,教师待遇标准统一。配置均衡了,学校怎么办学,家长怎样选择学校,就可能步入良性轨道。在此情形下,学校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特色差异而非基本质量差异,学校和家长不是一味选择“优质”学校,而是选择“合适”的学校。

点击显示
上一篇:郑州2011年中招政策——加分对象及标准
下一篇:数学不好原因各有不同 对症下药很重要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