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即将实施城乡中小学标准化提升工程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成都即将实施城乡中小学标准化提升工程

2012-02-06 11:22:39     标签:小升初教育新闻

●公办小学教师获专科学历,奖励1800元/人;公办初中教师获本科学历,奖励1800元/人;公办高中教师获研究生学历,奖励6000元/人

●9月1日前完成所有公办中小学教室光环境改造

●对具备改造条件的约370个公办中小学校运动场进行标准化改造,2014年前完成

目标:全域成都中小学教育高位均衡

记者昨日从市教育局获悉,市政府近日出台了《成都市城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面启动了我市城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据悉,我市实施城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将进一步改善城乡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快提升全域成都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

未来3年,我市的市、县两级财政将新增投入近40亿元资金,从“人、财、物”三个方面高标准优化配备教育资源。《方案》确定了动态调整教师编制、提升教师素质、提升技术装备、改造教室光环境、改造学校运动场、统一并提高城乡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等六大举措,其中多项指标达到“全国一流,西部第一”水平。昨天,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励中接受记者采访,详细解读了《方案》。

举措1

调整编制新增近2000名教师

我市将开展中小学教师编制调整工作。今后全市普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将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规定的城市标准师生比,即小学1∶19、初中1∶13.5、高中1∶12.5进行核定。其中,小学专任教师编制数不低于学校总编制数的90%,职员、教学辅助人员和工勤人员编制数不高于学校总编制数的10%;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编制数不低于学校总编制数的85%,职员、教学辅助人员和工勤人员编制数不高于学校总编制数的15%。全市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将按照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的标准师生比,即1∶3.5进行核定。

按规定,编制核定后,每三年将集中调整一次,在此期间将根据生源变化和教育教学任务增减情况,每年对动态管理编制进行一次微调。市和区(市)县编制部门将积极探索并建立与“教师县管校用”要求相适应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定期调整、动态管理机制。市教育局将建立市、区(市)县、学校三级教籍管理系统,对全市在编教师实行实名制管理。

解读:

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源泉,新出台《方案》的第一大举措就是调整中小学教师编制。王励中介绍,综合考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中新课改、解决中心城区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等要求,我市按照国家城市师生比标准对全市城乡中小学教师进行核定,全市城乡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师编制标准从现在的1:22.76、1:17.56、1:14.3,分别调整到1:19、1:13.5、1:12.5。按照新标准估算,全市将新增近2000名普通中小学教师。

据介绍,过去的编制标准只规定了全市总的专任教师编制最低数,新标准明确了各类学校专任教师编制比例的最低限,更科学、更符合学生动态变化的教学实际,更好地保证了中小学校教学工作的需要。

王励中介绍,我市已在青羊区、温江区、双流县和郫县试点教师“县管校用”,对学校的编制管理、教师的调配由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促进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今年起,教师“县管校用”将逐步在全市推广;市直属学校也将实行教师“市管校用”。同时,我市还将建立起与教师“县管校用”相适应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定期调整、动态管理机制。

举措2

提升素质按教师所获学历进行奖励

我市将大力提升中小学教师素质。按计划,到2015年,全市公办小学专任教师取得专科及以上学历比例将达95%,公办初中专任教师取得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90%,公办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取得研究生学历比例达8%。

针对全市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市教育局将制定切实可行的素质提升计划,全面提升教师师德和师能。对《方案》实施后5年内,在成都大学、成都广播电视大学等高等院校完成学历提升的公办中小学教师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标准为:公办小学教师获得专科学历的奖励1800元/人、公办初中教师获得本科学历的奖励1800元/人、公办高中教师获得研究生学历的奖励6000元/人。据介绍,全市公办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奖励所需资金由市级财政承担。

我市将严把教师进口关,新补充的小学教师必须达到专科及以上学历;新补充的初中和高中教师必须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高中教师具备研究生学历的不低于20%。同时建立相应的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

解读:

我市对在编在岗提升学历的教师进行一次性奖励,按照“领先西部、比肩东部”的要求进行。从今年起,全市城乡公办中小学在编在岗的专任教师中,凡男年满50岁、女年满45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参加学历进修,小学教师须达到专科、初中教师须达到本科学历水平。据统计,全市应参加学历进修的教师为9000余人,主要分布在二、三圈层。

按照教师素质提升计划设定的目标,到2015年,全市公办小学取得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将从现在的85.9%提升至95%,公办初中取得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将从现在的79.1%提升至90%,公办高中取得研究生学历的专任教师将从现在的3.4%提升至8%。教师学历水平将领先西部城市,接近东部城市水平。

此外,成都还将建立相应的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据介绍,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将遵循科学原则,平稳推进,确保程序公开公正公平。“不合格教师”将包括师德考核不合格、不胜任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学历不达标三类,从教师岗位退出后可转移到教学辅助岗位。

举措3

提高城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达西部第一

我市将统一城乡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并在年内建立全市统一的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全市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统一为小学700元/生·年、初中900元/生·年的目标。据悉,城乡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每两年调整一次,确保处于“西部第一”水平。

在资金分担方面,对高于国家规定标准部分,中心城区所需资金由各区自行承担,二圈层区县(不含青白江区)所需资金按市、区县3∶7比例分担,青白江区、邛崃市、金堂县、蒲江县和新津县所需资金按市、区(市)县6∶4比例分担,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县所需资金按市、县(市)8∶2比例分担。

解读:

我市将统一提高城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动态调整确保“西部第一”。按照国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要求,从2008年起,成都农村公办义教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统一为小学300元/生·年、初中500元/生·年(2011年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已分别达到500元/生·年、700元/生·年)。今年起,我市将统一全市城乡公办义教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并提高到小学700元/生·年、初中900元/生·年。新标准的实行,标志着成都率先在中西部实现了城乡统一的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最低限额标准,城乡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运行保障水平将得到大幅提升。

我市将继续强化“市域统筹”,按照“支持城区、补助近郊、扶持远郊”的经费支持原则,根据圈层和区(市)县实际,市级财政投入进一步向农村倾斜。

举措4

改造中小学校教室光环境

我市将根据卫生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中小学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对全市公办中小学校教室进行光环境改造。中小学校教室光环境改造将按“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和投、建、管三分离的原则组织实施,确保在今年9月1日前完成。

解读:

去年5月,国家颁布《中小学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后,我市立即对照新标准,继上海、北京等地之后,在西部第一个实施教室光环境改造工程。改造工程将提高教室照明的设计施工规范和标准,增加对光源的规定和对教室统一眩光值、照明功率密度、维护系数的规定,使教室的采光照明设计建设更人性化,更符合现代学生成长的需要,并节约能源。根据《方案》的进度安排,全市将在今年9月1日前全部完成城乡2万余个中小学校教室的光环境改造。光环境改造充分体现了成都市委、市政府对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关心关爱和“健康第一”的素质教育理念。

举措5

提升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跃居西部一流

我市将执行《成都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稿)》,即生均设备值小学约3600元、初中(含九年制学校)约3900元、高中约5800元,以提高全市公办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提升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的计划将分3年实施,2012年、2013年分别完成30%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提升工作,2014年完成余下40%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提升工作。

解读:

未来3年,我市普通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将得到大幅提升,小学生均设备值达到约3600元、提高约121%,初中(含九年制学校)约3900元、提高约78%,高中约5800元、提高约119%。生均设备值的项目包括实验室(教学仪器和实验室桌凳柜)、图书(师生阅览桌凳、书柜、图书资料)、音体美(教学器材和音乐美术桌凳、柜、体育场外器械)、信息技术(师生用机、多媒体、校园网、信息管理平台)、电教系统(摄录编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系统、安全监控系统、视讯系统)等。新标准达到后,城乡中小学的实验教学和信息技术装备水平将跃居西部一流,接近沿海发达城市水平,能够更好地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举措6

标准化改造

中小学校运动场

我市将根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相关标准,对全市具备改造条件的约370个公办中小学校运动场进行标准化改造——改造工作将按照“突出重点、分批改造”的原则在2014年前完成。按计划,先期将改造规模较大的中小学运动场。

解读:

由于我市尚有部分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存在运动场地平整度不够、雨天积水的情况,不利于中小学生学习生活和体育锻炼,我市将按照“突出重点、分批改造”原则,在2014年之前完成对全市370个左右公办中小学运动场的塑胶化改造,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现代的运动场地,这也是实施学生“强身健美”计划,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举措。记者周波

出台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农村教育相对薄弱的现象。2004年,我市实施了以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为标志的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通过统筹推进教育发展规划、办学条件、师资配置、经费投入、教育质量和评估标准的城乡一体化,较大程度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王励中介绍,从2004年到2007年,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14.5亿元,新建、改扩建农村中小学校410多所,覆盖了214个乡镇,近60万农村学生受益。标准化建设整体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校舍标准,农村初中、小学人均校舍面积分别达到12.9平方米和6.1平方米,完善了教学设备设施,改善了办学条件,实现了城乡教育资源在硬件上的一体配置,在汶川大地震中,我市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校舍无一所倒塌,学校建设质量经受住了检验。经过多年努力,成都城乡教育差距显著缩小,成都成为全国首个部、省、市共建的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2011年,成都出台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率先在中西部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20年,率先在中西部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在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明确提出了“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发展取向。

新形势下,为加快提升全域成都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为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提供教育支撑和人才保障,近日又出台了《方案》,该《方案》充分体现了“稳中快进、领先发展”的工作基调,从配置教育资源的“人、财、物”三个关键环节,制定了具体措施,实施标准化提升工程,全面促进城乡中小学软、硬件高位均衡。

暖冬爱心包 让留守学生温暖过年

成都新初高中教师至少大学本科学历

点击显示
上一篇:阳光育苗工程首次将留守儿童纳入资助范围
下一篇:暴雪中训4岁娃 “鹰爸”教育杀出江湖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