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月上旬开始,山东省淄博市某实验小学二年级的嘉琪就进入了紧张的节目排练中。她跟小伙伴们一起,要先经过一轮验收,再与其他班级比赛,胜出者才有机会参加学校的汇演,而在学校汇演中表现突出的,还要到区里进行评选。
嘉琪班级的节目是腰鼓表演,每天的训练渐渐让她觉得吃不消了:“胳膊酸疼酸疼的,一回来就累得想睡觉。”家长也有了意见:“孩子除了正常上课还要额外排练,全家都得围着她转,作息安排都打乱了。”本该属于孩子最快乐的节日,缘何变成了一种负担?儿童节,究竟该给孩子留下些什么?
给家长的“温柔”一刀
微博、贴吧里,不时有家长发帖询问“12岁的孩子适合什么礼物?”“六一节给女儿买什么比较有创意?”
网友们热心支招,“3D拼图”、“点读机”,甚至还有保险等理财产品。儿童节已经变成了一场全民参与的消费运动。据粗略统计,仅北京地区,儿童节相关的团购项目就有600多种。
在淘宝网上搜索儿童节礼物,最受欢迎的一件大号毛绒公仔,最近成交了九千多笔。据卖家反映:“进口的玩具特别受欢迎,尤其是电影、动漫的周边产品,但是这些玩具价格也偏高,五六百、上千的都有。”
儿童节的消费元素变得更多元化。团购网站上热销的还有游乐园门票、儿童写真艺术照、全家旅游套餐等等。各类演出服装、道具也是家长们的一项重要支出。河南省鹤壁市某幼儿园大班的小剑,今年是第三次表演节目了,他的爸爸告知:“幼儿园要求家长配合制作或购买道具,准备统一的服装,每次都花不少钱,而且耗时耗力,但下次就用不到了。”
很多家长乐于通过这样的节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爱。厦门市思明区的林女士认为:“比较贵重的、平时不能轻易答应孩子的,我们就借这个节日来完成她的心愿。”这个儿童节,林女士为她四岁的女儿准备的是一台iPad。有家长抱怨,“过节的开销太大,我们是被商家劫,也被孩子劫了。”
别“绑架”孩子的意愿
传统的文艺演出、游公园的庆“六一”形式,渐渐地不再受到家长和孩子的认同。北京市丰台区的柳先生说:“高年级的孩子在台上表演,低年级的孩子坐在下面傻乎乎地看,也看不明白。但孩子对学校的安排只能服从,不能违反。”朝阳区小学一年级的小曼喜欢画画,但老师希望小曼能够参演班级的情景剧,小曼说:“如果不表演,怕老师会不喜欢我了。”
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讲师胡乐乐质疑儿童节的文艺演出:“如果一如既往地再搞文艺演出,那么这样的儿童节过节方式,将继续让少部分孩子成为主动或被动的表演者,而大多数孩子则主动或被动地当观众试问,少了全体孩子参与的儿童节,还是全体孩子们共同的儿童节吗?”
嘉琪的妈妈建议,“希望学校不止是热火朝天地演节目,而是能多组织一些有助于孩子成长的、思想认识方面的活动,比如可以搞一场类似于辩论的活动,让每个孩子谈谈自己的想法,认识一下生活当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增强孩子的价值观念。”
胡乐乐提出:“既然儿童节是大人为孩子们专设的节日,那么就应该让孩子们自己来做主。把儿童节还给孩子们,而不让儿童节成为孩子们一年一度的负累表演节和‘被观众’节。”
儿童节还可以这样过
“捐出一份餐,温暖一颗心”,这是儿童节期间某网站联合扶贫基金会发起的捐助贫困地区儿童营养加餐的活动,通过网上银行在该网站支付3元,就可以帮助一名贫困地区儿童获得包括一盒牛奶和一个鸡蛋的营养餐。活动推出后三天内,就已经有两千多名网友参加购买,网友“风中小荷”说:“鸡蛋、牛奶,对我们的孩子很平常,但是对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却很重要。我会跟我的女儿讲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她也有意愿去帮助别人,那么这个节日对她、对我们帮助的孩子都更有意义。”
北京市东城区某小学的孩子们最近在忙着挑选自己心爱的图书,他们要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与边远地区的同龄伙伴们分享精神的礼物。学校还邀请了新加坡南洋小学的“国际友人”跟史家小学的学生一起过“六一”,共同生活,互相了解。
该小学的教师万平说:“儿童节本身是阳光的、积极向上的,是让孩子们拥有健康、快乐的节日,儿童节不应该沾染成人世界的流弊,要回归它的本来面目。”万平现在带的六年级学生临近毕业了,她将要亲手制作毕业纪念册,收集学生们的日志、照片、书画作品等等,送给他们“最温暖的儿童节礼物”。过去的三年,每个儿童节她都送给全班同学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孩子,我们来说说生命》、《水知道答案》,她希望能与孩子们一起分享对人生的感悟,带领他们关注生命,关注世界。
“作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老师,儿童节的任务就是全身心地服务于孩子,让孩子得到最大程度的快乐。”万平说。
教育孩子谁之责?半数孩子缺少父教
六一儿童节:越来越多学校和名人在期待这美好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