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奥数是否应该“一刀切”叫停?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争鸣:奥数是否应该“一刀切”叫停?

2011-06-15 20:34:52     标签:小升初教育新闻

资料图片

广东省近日叫停“奥数”,不准中小学开设“奥数”等竞赛课,不准以“奥数班”等名义编设教学行政班,不准将“奥数”成绩与招生录取挂钩,由此引来社会对“奥数”话题的再次关注。

本来仅适合少数尖子学生学习的“奥数”,泛化为多数孩子的学习内容,使得学生不堪重负,不少专家和家长赞同“一刀切”叫停“奥数”。但是,也有人认为,“奥数”训练对从小培养孩子的数学基础、为国家培养数学基础人才有利,不能“一刀切”叫停。记者为此展开争鸣。

切除“功利”才能回归本源

该不该学“奥数”,这个问题不仅是家长焦虑的一个教育问题,而且在全国不少地方,已经成为党政领导关注的社会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奥数”培训泛滥,已给多数孩子造成了沉重的学习负担。因此,不通过“一刀切”的强力手段,恐怕难以遏制。

其实,“奥数”只适合少数尖子孩子,这个道理,恐怕多数家长和校长都心知肚明。但各地“奥数”培训成风,孩子成群结队投身“奥数”培训,说到底,是出于功利化的追求,也即“升学敲门砖”——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小升初,环环相扣的招生链条上,家长拼命想帮孩子“进名校”,而“奥数”获奖证书成为“含金量”较高的参考标准。为了争取机会,很多家长虽然明知“奥数”学习之难、之苦,但还是“狠心”拖孩子“下水”。

因此,若要杜绝“奥数”泛滥之患,不从源头上“一刀切”,彻底破除“奥数”与“升学”的关联,任何措施都恐难以奏效。试想,如果一方面禁止“奥数”学习,一方面仍为少数名校、少数孩子留一扇“奥数”升学之窗,按很多家长的逻辑,即使是千分之一的可能,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后果将是仍有大批并不适合的孩子要搏击“奥数”。这扇“窗”会越开越大,最终仍演变为现实的升学“通道”,“奥数”禁令将沦为一纸空文。

当然,确实有不少专家质疑,“一刀切”虽然便于奏效,但却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因为毕竟还是有3%至5%的孩子适合 “奥数”学习,“一刀切”对这批孩子来说并不公平。其实,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 “一刀切”,切断的是“奥数”学习与升学的功利联系,如果与升学脱钩后仍有孩子愿意钻研“奥数”,那说明他是真心喜欢。“由兴趣驱动、为乐趣而学”,岂不正是还原了“奥数”学习的本来面目?(记者 李爱铭)

与其打倒不如提高“门槛”

“打倒奥数”是针对目前一些地方出现的“全民奥数”现象推出的举措,但有些矫枉过正了。

首先,没有必要把“奥数”一竿子打死,毕竟它不是有些人所比喻成的“黄赌毒”。在浩瀚的数学海洋里,有数学特长的孩子学“奥数”,有助于开发智力,锻炼数学思维,增强逻辑能力。

再者,如果在所有中小学取消“奥数”学习,也就切断了培养数学领域突出人才的通道。上海是全国人才建设高地,担负着培养输送各类优秀甚至拔尖人才的重任。拿“奥数”来说,每年全国都会从各地选拔6名数学尖子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大赛,而上海总有一两个学生被选中,他们将来很可能成为我国数学领域的拔尖人才。一味铲除“奥数土壤”,对这类尖子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伤害,对上海人才高地建设也会造成伤害。

那么,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学“奥数”?一些大学教授说,有两类学生符合条件,一是对现有各门学科学有余力者,二是对数学有特别兴趣者。对这些孩子来说,“奥数”是一种美妙的思维体操。然而现实是,有的学生连课内知识都消化不了,家长还坚持送他学“奥数”,这只能带给他们不成功的体验,继而产生厌学心理,甚至是无尽的痛苦。

因此,我们应该打倒的是“全民奥数”的风气,而不是“奥数”本身。有专家建议,为了让更适合的孩子学习“奥数”,必须提高“奥数”选拔“门槛”,比如在各省市建立面试机制,由数学界人士判断一个孩子是否适合学“奥数”,并给予集中辅导,让真正的数学爱好者可以不受升学束缚,集中精力学习,让抱着盲从心态的家长放弃“奥数”这条路,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才能。

要让“奥数”教育回归理性,决不能简单地将其拒之门外,打倒了事。家长和老师心中需有一把“尺”,选出真正适合“奥数”、学有专才的孩子,让“奥数”成就人才,而不是毁了学生。(记者 彭薇)

点击显示
上一篇:奥数班热度难降的背后
下一篇:应急知识普及·教育篇15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