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第五中学2010-2012年发展规划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青岛第五中学2010-2012年发展规划

2012-11-12 15:31:04     标签:小升初教育新闻

为贯彻落实《青岛市市南区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精神,为办青岛市东部优质学校,为践行“质量立校,和谐发展”,为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更好的发展,为凸显“致知明德”的办学特色,特制定青岛五中三年发展规划。

一、学校发展背景分析

(一)学校发展的外部背景分析

1.青岛市市南区打造“首善之区”,市南区教体局大力加强区域内优质、均衡教育的发展,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并提供了政策支撑和软硬件支援。

2.学校被确定为青岛市第三批重点发展学校之一,分别受到市教育局和市南区政府、区教体局的大力关注,成为学校发展的新机遇。

3.学校位于市区东部,处于城市东迁后的有利位置。紧邻青岛大学,社区环境良好。学区内有基隆路、金门路、燕儿岛路小学和大麦岛等几所小学,随着东部的发展,随着市民的东迁,随着居民素质的改善,生源状况整体有所好转。但麦岛、辛家庄、丁家庄的生源和外来务工子女、韩国学生的情况不容乐观,临近青大附中、银海学校等私立学校的存在,影响了学校优秀生的流入数量。

(二)学校发展的内部背景分析

1.学校始建于1986年,时为一所完全中学,1998年按照青岛市办学布局调整意见,学校逐步撤消了高中年级,2000年7月最后一届高中生毕业,学校成为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2006年划转至市南区教体局管理。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获得:青岛市规范化学校、市精神文明单位、市军民共建先进单位、市环境友好学校、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市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学校、市“AAA级健康校园”、市巾帼文明岗、市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2.2009年暑假市区两级投资整修校舍,学校面貌焕然一新,硬件设施齐备。占地面积18245.4平方米,建筑面积7792.83平方米,可容纳24个教学班,每间教室都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专用教室齐全,配备理化生实验室5个,微机教室2个,语音室1个,图书室1个,教师阅览室和学生阅览室各1个,多功能电教室1个,合班教室1个,音乐教室1个,舞蹈教室1个,美术教室1个,史地教室1个,书法教室1个,体能测试室1个,名师工作室1个。300米塑胶跑道的运动场1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2个,足球场1个,羽毛球场1个。

3.学校现有在校生730人,初二、初三年级的生源情况处于学校近年来的低谷时期,学生总数和优生数量明显偏少,学校领导班子调整之后,初一年级招生情况相对较好,但在入校前,学片内仍有部分优秀的小学毕业生流失。现有学生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家庭氛围相对偏弱。生源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在新的三年规划中,需要努力提高办学质量,改善生源,强化学生养成教育。

4.青岛五中现有教职工98人,其中干部11人,专任教师65人,中学高级教师13人,中学一级教师37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人,占教师(在岗)总数的40.7%。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60人,专科学历共5人。教师中,市级教学能手2人,市级骨干教师22人;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14人,区优秀教师4人,区教学能手9人,区中心组成员11人。借助市南区的名师交流、三型教师的评定,学校通过师徒结对、名师工作室等工作,建立教师梯队,为各层次教师的发展助力,一年多以来,教师取得了诸多成就。但有的学科师资相差悬殊,出现“短板”现象,有的学科师资整体偏弱,有的教师教育教学理念陈旧,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教师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这也成为新的三年发展规划中亟待解决的教师专业成长问题。

5.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依法对学校教育教学、人事、财务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学校实行竞争上岗和岗位责任制,同时充分发挥教代会参政议政的作用,体现人文管理和人文关怀,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紧紧凝聚全体教职工,积极主动投入到学校的发展之中,践行“爱校如家”。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团结一致,敬业务实,开拓创新,带领全体教职工扎实工作,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走规范管理之路,一年来,重新修订了学校原有的规章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努力实现按章办事,按规行事。

6.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重视学校文化的持续发展,在“两德双馨”的基础上倡导“教学相长”,倡导全体师生读书,“以书养德,相伴成长”。干部以身示范,带领全体师生在阅读中发展学习力。坚持开设学校课程和体育、美术、音乐、科技等各种兴趣小组,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推动学生在全面加特长中成长。

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完善了校训、校风、教风、学风。

五中校训:快乐学习 健康成长

校风:尚志乐学健美求新

教风:厚德博学 乐教善导

学风:崇尚真知 勤学慎思

(三)办学优势与面临的困难

1.办学优势

(1)学校地理位置优良,毗邻青岛大学,社区环境良好。经过2009年校舍大修,硬件建设齐备,有良好的办学条件。

(2)学校被确定为青岛市第三批重点发展学校,拥有更广阔的软硬件发展空间。受益于市南区教育优质均衡的发展政策,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3)学校管理和办学行为规范,领导班子干实事、凝聚力强,带领全体教职工团结一心、奋进向上,干事创业在学校蔚然成风,极大的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办学质量明显提升。

(4)学校教师群体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有一支师德高尚、敬业奉献的骨干教师队伍。近两年,在学校的打造下,骨干教师屡创佳绩,青年教师成长迅速。学校重视教科研工作,先后取得一系列成绩,科研队伍不断壮大。

(5)学校德育和体卫艺工作特色鲜明,学风纯正。学校体育、艺术、科技活动丰富多彩,各种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特长,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坚持学校课程的开发,实行学生选修课程制,挖掘学生的潜能。

2.面临困难

(1)师资发展不均衡,存在薄弱学科和薄弱教师,成为教学质量发展的"短板"。部分教师课改理念陈旧,教法单一,科研水平有待于提高。

(2)生源不乐观,优生在学片内小学阶段流失,外来务工及韩国籍学生占一定数量,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再培养和人生观塑造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二、发展思路、学校定位与发展总目标

(一)发展思路

在新的三年中,学校借助市南区发展优质均衡教育的大政策,以“质量立校,和谐发展”为理念,以社区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追求,以教师专业成长为基础,以学生发展为落脚点,全面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二)学校定位

在学校创办市级规范化学校的基础上,未来三年,学校以“致知明德”为办学特色,在全体教职工、全体学生范围内,实施阅读工程,提升干部和教师境界,引领学生成长,积淀学校文化,努力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建设青岛市东部优质学校。

(三)发展目标

学校将“质量立校,和谐发展”定为发展理念。学校通过打造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社区人民的认可,从而创设和谐的发展环境;学校的和谐发展,带动教师在和谐的环境中尽快成长;通过学校、教师的和谐发展,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通过这一过程,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发展特色

学校办学特色在继承中发展,确定为“致知明德”。致知,出自《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致:求得;知:知识;致知即“获得知识”之意。明德,出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一为明白、清楚,二为懂得、了解,三为弘扬、彰显;德:指品行、品质、道德;明德即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

从老师到学生每个人应通过读书提高道德素质修养,提高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正如温家宝总理说得那样:“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所以,读书关系到五中的发展与希望。学校将制定《青岛第五中学教师和学生三年读书计划》,通过全员读书,达到以书明德的目的,积淀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建设青岛市东部优质学校奠基。

三、发展项目、实施步骤

发展 项目 目标 分阶段实施步骤及措施 成功标准 和完成时间 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学校管理 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人文化。 1.坚持校长负责制,依法治校,以德治校。 2.完善、修订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走制度管理、规范管理之路。 3.完善教代会制度,突出人文管理。 4.完善教职工考核方案,坚持竞争上岗和岗位聘任相结合,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 5.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开展逃生等预防演练,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6.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完善教师考核和奖励机制,促进教师发展。 学校规章制度健全 2012年12月 2011—2012年 书记 校长 办公室主任
干部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善学、懂管理的干部队伍。 1.强化学习机制,打造学习型组织。组织好干部中心组学习,每学期向干部推荐和提供学习书籍,并进行干部轮流主讲,每学期写读书笔记5000字以上,一学年写1篇学习体会或工作案例。 2.完善干部分工负责制,继续实施每学期进行干部周报、中层干部工作手册填写和存档工作。 3.细化对中层以上干部的考核办法和群众评议制度。 4.注重后备干部的培养,三年内中层以上干部外出培训每人2--3次,培养1--2名素质高、能力强和会管理的中层干部。 干部的成长及成绩 2012年12月 书记 校长 办公室主任
教师队伍建设 师德高尚化 1.每年3月、9月开展以师德建设为主题的教育月活动,签订师德责任书并抓好落实。不断提高教职工政治思想、师德水平、业务能力等整体素质。 2.坚持每周进行师德检查评比制度,每学期对教职工进行综合素质考评。开展评选“十佳师德标兵”、创建教育服务名牌先进组室和各种先进活动,每年举办师德建设成果展示。 3.充分发挥学校 “工人先锋”和优秀教师的模范作用,树立教师身边的学习榜样,每年度进行一次校级十佳师德标兵和先进组室的评比。 师德水平整体提高,学生满意度提高 2012年12月 工会主席 办公室主任
德育队伍专业化 1.继续学习《师德规范》,完善《德育工作制度》和《班主任工作常规》的制订和落实。 2.通过专家讲座辅导等形式,提高班主任专业理论水平。 3.组织班主任师徒结对,提高青年班主任管理专业水平。 4.开展“经验交流”和“体验式”活动,同伴相互引领,提高班级管理能力。 全校班主任向队伍年轻化、工作自主化、观念现代化方向发展。至2012年,100%的班主任接受轮训,全校培养1至2名德育名师,评选出优秀的德育论文和案例编辑成册。 校长室 教导处 年级组长
业务队伍科研化 1.建立学习型组织,定期组织理论学习、业务学习,每位教师每学年学完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学校开辟校园网信息专栏,建立学校信息共享体。 2.“以研修促提升” 大力开展校本培训。每学期分层次开设青年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班。聘请校内外名师指导学科组建设,每学年聘请校外知名人士开设2-3个有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专题讲座,拓宽教师的视野。 3.创设教师发展平台,鼓励教师撰写教师反思与案例、发表论文、参与课题研究、参加校外学术研究组织等,不断扩大骨干教师教研成果的影响力,每年出刊优秀教科研集一本。 4.完善《名师工作室制度》,成立名师工作室,每学期确定工作计划,名师带动青年教师成长。 每学期进行全校专题学习资料存档,推荐优秀文章在学校素质教育博客学习专栏中。 每学年校本培训计划及分层培训档案齐全。 每学年有一定数量的发表或获奖论文(课件、案例)等,学校每年出刊《杏坛撷英》一期。 每学期进行“名师工作室”展示活动 分管师训副校长 分管师训教学主任
德育管理工作 德育组织网络化 1. 1.完善德育制度,健全各项管理规定,落实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班主任例会、年级组长例会等。 2. 2.发挥校园文化和校园网络的作用,建立各班博客,加强家校沟通。 3. 3.积极开发德育教育资源,开发“讲故事”系列校本德育课程。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协调联动德育工作模式。建立学校的三级家委会,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家访工作,形成育人合力。积极与社区联系,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形成学校为主渠道,党政群齐抓共管,家长、社会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 结合学校特点开发适应本校学生认知的德育学校课程。 2012年 校长室 教导处
德育管理人文化 4. 1.以各种节日、纪念日等为契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开辟 “红色阵地”,建好社团组织。 2.进一步明晰分年级学生的目标,深化学生的“两惯”教育,制定出各年级行为规范目标,使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序列化,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行为素养。 3.以公民教育为抓手,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成立学校“志愿者服务队”,发挥学生干部作用,提高同学们遵守行为规范的自觉性。 4.继续班级量化评比制度,评选“最美教室”,把行为习惯养成、班级文化建设、学风建设紧密地相结合,凸显班级文化特色。 5.提高班级自我管理水平,形成班级管理的鲜明特色,创建青岛市先进班集体,每半年评选校级先进班集体,带动班级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热爱学校,尊重他人,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 逐步建立以学生成长导师制为基本模式的,亲情化、互动式、人文化的校园人际关系。学生行为做到自觉、自律,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2011年 教导处 团委 级部组长
树立“健康第一”理念,改善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艺术能力和审美水平 1.深化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开展“1+X”活动,每天锻炼1小时,办好“体育节和艺术节”。 2.开展创建“健康校园”活动,为入学新生建立视力档案,进行数据分析与汇总,给予学生正确指导。 3.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报告会、知识讲座,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心理健康问题,掌握心理保健的科学方法。 身体素质主要指标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011年12月 近视新发病率、常见病发病率等各项指标基本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2011年12月 能较好地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够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变化,对挫折有一定耐受能力。 2012年12月 教导处
教学工作 优化教学,打造高效常态课堂 1.坚持并完善每学期“组内研究课”制度,加强集备、评课工作;完善干部听课制度并做好及时反馈。 2.继续完善“名师工作室制度”、“师徒结对制度”,完善骨干教师队伍、从课堂教学入手,以点带面,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举行2—3节全校公开课,推荐2节区片公开课,推荐1-2节市级公开课。 3.以教研促教学,课堂做到“四关注”要求,关注学生兴趣、关注学生心理,关注学生体验,关注学生互动。形成备课—说课—上课—听课—研课的模式校内评选1—2个优秀教研组,评选2—3个优秀集备组。 4.优化教研组、集备组资源,加强教学研究,营造教研气氛。完善优秀教研组和优秀集备组评比制度并进行年度评选。形成1—2个市区级品牌教研组 5.以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等为重点进行特色学科建设。语文组形成以阅读、写作为主的特色教学。数学组形成“小班化”常态教学法。英语组形成英语口语化,生活习惯化教学。 每学期 每学年 学业水平测试的合格率达95%、优秀率不低于20%。2012年7月 每学期 2012年12月 2012年12月 三年内,教学常规制度化,高效课堂常态化。 教学校长 教学主任 教研组长
教科研工作 形成科研工作课题化,人人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氛围。申报并成立1个省、市级科研课题,并取得阶段性的成绩。 1.发挥区培训的科研干部和骨干教师在教科研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每学年通过组织2-3次学术研讨或专题讲座、现场观摩、外出参观等分层分类培训,打造一支教科研骨干队伍。 2.积极做好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对物理、政治、语文已立项的课题,要根据实验方案认真抓落实,定期组织开展研讨会、阶段成果展示等活动。 3.推进小班化校本研究,通过课堂实践探讨、教学反思等形式进行研究,力争在1-2个教研组形成小班教学模式。 4.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5.在总结“十一五”课题的经验基础上,深入调研开展好“十二五”课题的选题、申报、研究等一系列工作。 2012年底至少在数学组形成较为完备的小班教学模式。 2010年上半年完成 “十一五”的结题系列工作 2010年下半年进行“十二五”课题的调研,初定课题 2011年组织完成申报工作。 研究性学习有初步的成果。 分管科研副校长、 分管科研教学主任
校园文化建设 1.逐步建立的“致知明德”为核心价值观的学校精神文化。学校将围绕“建设青岛市东部优质学校”的办学目标,在教师中树立起厚德博学乐教善导的教风,引导和促进崇尚真知勤学慎思的优良学风的形成。 2.建立和完善既能体现育人性又赋予学校浓郁书香气息的学校物质文化。 1.完善学校的环境文化建设,制定出学校的文化建设方案。力争使“学校每一墙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每一个走廊过道都会说话”。 2.每年举办读书节,在学生中推广“致知明德”的文化理念,以读书为抓手,制定《青岛第五中学学生三年读书计划》并实施,积淀学校文化。 3.组室文化、班级文化分步推进。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形成最佳“学习合作伙伴”的构建。推行“一班一品,班班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 4.举办学校文化建设成果展览。教研组、备课组教学风格展示评比。组织“特色班级文化”座谈交流,相互融合,博采众长。 5.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大力支持学生社团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社团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010年底 学校的文化建设上墙基本结束,凸显“致知明德”的文化氛围 2010年上半年完成《三年读书计划》并按月实施 2012年上半年 级部文化初步形成,组室、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有材料 2012年下半年 组室、班级文化理念明确,建设有成果展示 到 2012年,形成拥有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性质的学生社团组织10个左右。 团委 负责学校文化主任 总务主任 教导处 团委 教研组 团委 团委 教导处 班主任 团委 教导处
办学 水平 自评 监督 强化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估和自评监督 1.修订学校教代会代表参与办学水平自评的办法。 2 .坚持实行年度《自评报告》向支委会、教代会汇报制度。 3.结合自评查出的不足,提出整改方案并列入新学期的学校工作计划中。 4.定期召开教代会,为学校重要工作献计献策,发挥监督、民主管理的作用。 2010年至2012年 工会主席办公室主任
课程 建设 课程体系化 1.成立课程落实和开发领导小组,制定课程开发计划,全面引领课程工作的开展。 2.组织和参加培训,提升干部课程领导力和骨干教师的课程开发力。 3.严格落实国家和地方课程,开齐开足课时。结合校情,充实综合实践课。开发学校课程,初步形成德育、学科两大领域课程。以教育故事为核心,初步形成学校德育教材。依托学科组,开发物理学科的《走进实验》、英语《阅读》、《生活中的数学》和语文学科的《读书明德》等教材。 4. 建立学校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校课程体系的科学化。定期组织学生座谈及问卷调查,使课程建设切实贴近学生需求和办学特色。通过课程体系的建立,深化学校“致知明德”办学特色。 2011年3月 2011-2012年 2012年12月 初步形成学校教材 校长 副校长 教导主任 教研组长
学校 特色 建设 打造“致知明德”的办学特色 1.全体教职工共同确定学校发展特色,制定特色发展计划,走“文化强校”之路。 2.培养有文化底蕴的干部队伍,坚持干部读书交流、听评课制和联系教研组等制度。 3.培养有文化积淀的教师队伍,完善并坚持《教师三年读书计划》,坚持教研组长和班主任读书交流制度,结合“读书工程“,以读书为引领,逐年落实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并在每年“读书节”进行读书成果展示。 4.培养爱读书的学生队伍,完善并落实《学生三年读书计划》。每学期按照计划,每月落实阅读计划并开展相关活动,并在每年“读书节”进行总结展示。 5.开发学科学校课程和德育学校课程,落实“致知明德”。 2010年4月 2010-2012年 学校形成全员读书的氛围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校长 副校长 教导主任 团委 教研组长 班主任

四、重点发展项目及意义

1.打造“致知明德”的干部和教师队伍。2008年7月学校领导班子调整之后,从读书入手,塑造干部和教师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工作观、理念观,让干部和教师以积极、正确、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工作、学生和生活,使干部和教师从学习、工作中收获快乐和成功。通过读书,形成浓厚的向上的教风,培训干部和教师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踏上成长的新台阶,实现干部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2.打造“致知明德”的学生群体。以读书为突破口,培养学生高雅情趣、高尚人格、高远理想,形成终生阅读的习惯,形成积极进取的学风,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知识和习惯基石,积淀学校良好的文化底蕴,真正实现学生以文明小公民的形象迈出初中学校的大门。

五、自评指标体系

评估项目 测评区域 主因素 检测点 参照标准与信息 收集方法 完成情况 自评等级

六、保障机制

(一)成立学校三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实施小组、监控与评价小组,制定职责,分工明确。

(二)评价标准:以学校2010-2012三年发展规划中制定的具体内容为评价依据,参照上级督导评估的相关标准。

(三)评价程序:按照监控与评价小组的职责与分工,每学期对照三年规划,实行自评,各组负责人形成书面自评报告,学校负责人形成整体自评报告,及时总结规划的落实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保证各项工作按照时间计划完成。在自评基础上接受上级督导部门的检查评定。

(四)评价反馈:将自评结果,通过教代会进行反馈,总结成绩,改进不足,自我督促,保质保量完成规划工作,提升办学水平。

点击显示
上一篇:青岛33中2012秋季学期第七周和第八周单元考试安排
下一篇:青岛五中2012年重建 新教学点为山东路15号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