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导优质教育资源要素配置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政府主导优质教育资源要素配置

2011-05-13 10:21:03     标签:小升初教育新闻

新学期,学区范围近40平方公里的城西桥学校完成了现代化重建,城乡结合部的孩子们第一次走进崭新的微机、书法、美术和实验教室;同时,位于城市北部的最大回迁安置点里,传统名校六安路小学开办的30个班规模的分校正式招生。“‘十一五’以来,以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为重点,结合实施“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全市同步规划建设87所中小学,比“九五”、“十五”时期的总和多20所。由政府主导的优质教育资源要素配置,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和教育惠民。”合肥市教育局局长方东玲介绍。

合肥是一个在县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省会城市。随着经济加速发展,城市空间不断扩张,教育资源总量有限、传统名校集中在5平方公里老城区等先天不足,逐渐成为制约教育公平发展的痼疾,“上学难、上好学校更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合肥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明确了“优先发展是态度,优质均衡是目标”的教育发展思路,坚持把教育事业发展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把教育公平作为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做到优先发展、优先保障、优先推进。五年间,累计投入教育经费超过16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34倍;同时,全面落实好免费义务教育、中职国家助学金等政策,设立每年2000万元以上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

布局调整与名校扩张是合肥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按照城市发展现状,为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从根本上解决择校难题,合肥结合布局调整,加大投入,让优质教育资源做大做强。2007年,市政府投入近20亿元将合肥一中、四十六中、师范附小等3所老城区名校整建制迁入滨湖新区,3所新校总用地798亩,建筑面积超过34万平方米,招生规模是以前的3倍。2008年,该市又投入5.5亿元把省示范高中合肥八中整建制迁入政务新区办学,新校区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招生规模由以前的600人增加到1650人。三年来,合肥累计撤并整合中小学130所,仅2010年撤并整合中小学数达36所。名校迁址扩大规模,薄弱学校撤并整合,有效解决了优质教育资源过度集中的矛盾,带动了新城区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使义务教育形成了新老城区并驾齐驱、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

师资是最重要的优质教育资源要素。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合肥市在市属学校实行了余缺教师调剂制度,跨校交流教师127人次。同时,积极鼓励机制创新,庐阳区在全省率先撤销所属的乡镇中心学校,推行乡镇和城区学校“捆绑办学”,采用“两个法人单位,第一校长负责,独立核算,独立核编”的管理办法,城区学校校长担任乡镇学校的第一校长,拥有对两所学校人、财、物管理权,可以对两所学校的教师进行调剂、交流,实现城区学校和乡镇学校一对一的帮扶。2010年6月,合肥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合肥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交流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于各县(区)教师定期交流作出明确规定,当年县、区即有1018名教师参加了交流。同时,市教育主管部门把提升教师素质作为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建立了以“全员参与、共同提高”为基本特征的中小学教师教育制度,通过现代远程教育、集中面授、校本培训和专题培训改善教师知识结构。

“做梦都没有想到我的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名校!”家住包河区烟墩镇新年社区的张柱发出这样的感慨。与张柱一样感慨万千的合肥市民还有很多。由政府主导的优质教育资源要素配置,使成千上万的孩子可以方便上学。2010年11月,合肥市召开全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强力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向纵深发展。2011年3月,为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该市又出台《关于开展城乡教育结对合作工作的指导意见》,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义务教育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同步提升,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义务教育一体化共同发展。

2008年以来,合肥市辖庐阳区、蜀山区、瑶海区和包河区全部被评为“安徽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该市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光荣称号。人民日报、新华社内参、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从不同角度广泛报道了合肥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举措、新成果。

点击显示
上一篇:小学生诗作因深刻走红 网友惊呼诗歌的天使(图)
下一篇:小学生当次“小法官” 体验法官生活(图)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