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小升初过来家长谈心得系列(三)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2011小升初过来家长谈心得系列(三)

2011-06-07 14:24:00     标签:小升初教育新闻

(一)吾家有女初长成,面对小升初天堂地狱来回跑

时间老人好像只是轻轻地吹了口气,女儿就在魔法中突然一夜之间长大了。

小升初就如同六年前那个巨大的问号再一次如期而至地来到我们面前,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在女儿小升初的择校问题上,我们象所有为此而焦虑的父母一样一直争论不休却没有结果。我们象美国的FBI一样用放大镜挨个筛选能排上黑名单的亲戚朋友,或亲戚朋友的亲戚朋友,竞悲哀地发现我们认识的人中没有一个是在教育和医院领域有一点点影响力的,有的也是隔靴搔痒,愿不愿意搔是一回事,愿意搔还得拐弯抹角地搔。这再一次提醒了象我们一样没钱没权的老百姓,凡是跟这两个领域有关的地方我们一定要提前运筹帷幄,格外小心了。

现在有朋友亲人问起女儿迫在眉睫的小升初,我总是无奈地试探性地说:“没有什么选择的权利,实在不行就上片区的学校吧!”我们片区被划分的是一所出了名烂的学校,而女儿的成绩在应试教育的测试下是属于位列年级前三甲的水平。因而所有人都用好像怀疑我是不是有病的惊恐的,难以置信的神情看着我,反复再问以确认我的决心和勇气,好像那真的是一个需要勇气才能去的地狱,而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校。我的无奈是真实的,所有的目光和语言都在否定和阻止我的愚蠢的想法,每个孩子都是上天给父母的珍宝,我们小心翼翼地捧着,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忽给浪费了啊!所有的父母变成了孙大圣上天入地,为了争夺稀有的优质教学资源争得头破血流,孤单的我也没有勇气一意孤行。

尽管没有什么门路,先生也一直不肯松半点口风——疏忽不得,全力打好这一仗,而且要打赢,没有退路。而我这个一直游离于体制之外的浮游生物对一切世俗争斗都恨不得退避三舍,只希望一切都顺其自然,对那些名声在外的好学校我骨子里并不感冒,大多无非是三座大山压顶——作业多、考试多、老师手中那跟无形的鞭子无时不刻地驱赶着,至于学校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不客气地说,我并不认同。我天真地幻想着窗边的小豆豆里面的巴学园那样朴实充满爱心和尊重的教育,可是再美好的希望在现实面前也是无力的,强势的现实压得每个家长和孩子都喘不过气。

最近的一次心惊肉跳的亲身体验更是让我不得不郑重起来。

这个把人从天堂扔到地狱,又拉回到天堂的,象坐过山车一样撕心裂肺的体验是来自于医院而不是学校,可是教育解惑育人,医院治病救人,两者都是跟生命有关的,都是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事,在根本意义上来说是相通的。

原因是我们在北京他女儿家的大姨夫突然得了不知名的怪病,在北京某大医院检查了多次,院方仍然不能确诊,只是怀疑可能是什么病,院方不确诊所以也不愿承担责任采取任何有效的治疗方案,就那么拖着,拖了几个月,花了大把钱不说,眼看着原本健康高大的大姨夫就拖得骨瘦如柴,气若游丝了。表妹表弟他们没法只好又把姨夫转回老家市医院,谁知市医院倒是确诊了说病应该就是那个病,但是他们也没办法做手术,也说不出哪里可以治疗的,又拖了半个月,半个月之内市医院连下了三次病危通知书,姨夫自己也完全放弃了,全家人都已经绝望了。可是也是姨夫命不该绝。表弟听朋友的亲戚提起他们认识的一个人也是这种病,并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去重庆某医院做了个小手术,几天后就跟没事的健康人一样自己走回来了。全家人捞着这跟救命稻草即刻启程,过了几日就听见好消息传来,姨夫已经下床启程回家了。我们听着也唏嘘不已,连月来种种绝望的消息令我们也揪心不已,大悲大喜错乱之余也觉得这没有良知不可信的医院只知道黑宰老百姓的腰包,自己无能摆了,却又不敢承担责任,随随便便就把人判了几次死刑,置人的生命情感于何地,实在可恨至极!活在这样的世道是多么的可悲,又没有安全感。

自此先生的态度更加决然了——一所不好的学校就如同一个草菅人命的医院一样,是绝对不能信任的,而这次的交付的是女儿的前途——我们赌不起的赌注。实际上在我看来所谓的好学校和差学校,骨子里都是逃脱不了应试教育的锁链?也许所谓的好学校更是变本加厉的火坑,因为学校排名的量化标准就是升学率。这也是我跟先生争论的焦点,也是完全让人绝望却又无法改变的根本。既然你改变不了这种天下乌鸦一般黑的教育制度,那必须要改变的就是你自己。有时候想想要把女儿托付给这样无法信任的教育我无助的心就痛彻入骨。可是我的苍白的争论在现实面前总是处于下风,甚至哑口无言。

六年前女儿小学入学,我们所在片区也是只有一个口碑很差的学校,没有任何关系,连送钱的门朝哪边开也不知道的我们,象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了几个月,又担心真的象朋友所说女儿人生的第一步行差踏错就一失足千古恨,那可要把肠子都悔青了。最后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点象是回避问题本身,咬咬牙送女儿去了一个私立学校。现在看来只是多花了点钱,一切都还算是顺风顺水,大部分时间女儿都是快乐的。除去刚入校一二年级时老师要求必须手背后面,坐得端端正正,这个沿袭了多年看似合理的要求让我听了感觉心中隐隐作痛——为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被刻板的教条粗暴地束缚了,女儿那样乖巧的女孩子反倒浑然不觉有什么难,似乎她并没有遗传多少我骨子里的叛逆,这也让我庆幸女儿将来也许不会像我一样感觉与现实、与社会格格不入,那种迷路找不到自己的感觉很痛苦。

我不信赖我们的这种应试教育由来已久,厌恶的种子在我读初中的时候就埋下了,并且生根发芽,长成了扭曲的参天大树。这种近乎要呕吐的厌恶在高考前愈演愈烈——毁灭是我所能选择的唯一出口,也在所不惜!我在内心选择了放弃,短短两个月我就毁了自己这个老师眼中的佼佼者,不明就里的他们迷惑不已,却不知道我那种颠覆之后的快感,尽管是用我的前途做赌注的,只可怜了我那望子成龙的没多少文化的父母。很快我又成了老师口中教育学弟学妹们的反面典型,我的好名声一夜之间从云端摔到了地上,已经远离这个是非之地的我听了却只是在心中冷笑,开始接受现实的耳光教育。

我并不想推卸自己人生的责任,青春的叛逆使我选择了得不偿失的玉石俱焚的方式表达我的反抗,是我性格的悲剧。我想我们那一代应该是最后一代曾经有过太过于书面理想化的纯真信仰的一代人了,因而之后多年内心的挣扎也是苦不堪言:不能去相信你原本该相信的,不该相信的违背信仰的却越来越相信。我相信我们这一代——成长是以背叛信仰为代价的一代人,整整一代人都是这种畸形教育的产品,我们中的很多人也许获得了所谓的成功,可是内心的矛盾是注定的,因为他无时不刻不在内心嘲笑这个巨大的空洞而势力的谎言。现实用耳光教育我们成长,即使是本真的最美好的东西,也当着我们的面被捏得粉碎。

时光流转,物质生活的日渐富足却越发衬得我们的教育日益贫瘠,甚至倒退了。一切都没有改变,一代代鲜活的灵魂仍然被出卖给撒旦的教育,而且更加急功近利了。现在又轮到已经为人父母的我们亲手把自己的孩子拱手送上这种违反天性的教育的祭坛,这种荒谬的教育要牺牲掉多少寄予国家未来的灵魂才能看到哪怕是一点点希望。谁来砸开这条锁链?

苍白无力的应试教育象一朵硕大无边的乌云,遮住了我们和孩子们头上的所有阳光和欢笑。我没有郑渊洁的学识,也没有象他一样的勇气自己在家教育自己的女儿,可是我知道在世界的某些地方的确存在着象窗边的小豆豆里面的巴学园,以及建在灌木丛中的南非南十字座学校那样顺应孩子天性,尊重生命的教育,让对我们的教育感到无比绝望的我也恨不得返老还童,那些孩子是何其幸也。

想起一个结婚甚早却无子女的已近中年的朋友,被很多着急的亲友——皇帝不急太监急!不知道他们急的什么劲!甚至不熟识的人追问烦了“为什么还不要个孩子?”时,刚开始还耐着性子给出“没为什么,就是不想要”这样平平常常的回答,到最后宁愿冒天下之大忌讳,惊世骇俗地公开宣称:我没有生育能力!满意了吧,你想要什么样的答案呢,够不够刺激!终于满足了部分人无休止的疑惑,被堵住嘴的围观的人群散去,朋友也最终免于了无聊的骚扰。在我们这个好奇心没有限度的国度,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是要有勇气被反复追问和猜测的。有时你要有往自己身上泼污水的勇气,你才可能获得片刻的宁静。

私底下我们却早已交流过:实际上是不愿意生,不敢生!因为他知道:孩子一生下来就不属于他了,他并不能按自己的意愿抚养他的孩子,孩子就好像是所有人的玩具和实验品。孩子一生下来,一直严阵以待,退休多年的爷爷奶奶,立马就全权接管了,家里哥哥嫂子的孩子就是现成的例子。爷爷奶奶的爱心他并不怀疑,可是泛滥成灾就是很严重的问题了,爷爷虽然是担任过多年校长的教育战线的老同志了,可是这并不代表他就能很理性地对待自己的孙子辈的教育,何况他们的战线已经过时了,所以两代人教育观点和理念的矛盾肯定会象巴以冲突一样,虽然不至于惊现人肉炸弹,不可调和的摩擦是断不了的。

撇开上面这点不提,这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再来看时代变迁已经大不一样的外部敌我矛盾,恐怖!只能用这两个字,光是看着都让人心力憔悴!你能抗争的过整个社会和制度,即使这个制度是畸形的,而且大家都知道却还仍然对它趋炎附势。所以啊!结论是:我知道,即使我能在家里把他教得好好的,可是一出门他就被别人教坏了!还是不如不要,少给这个已经混乱不堪的社会添点乱!无意中也给国家的计划生育做了点贡献,国家应当给我颁发计划生育奖章。听起来有点哭笑不得的调侃,却是千真万确的千万家的真实写照。深有体会的我们十二万分地理解,但对女儿这个上天送给我们的小天使带给我们的快乐也深有体会,所以并不后悔!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我们做教育的方式却是如假包换的工业化流水线式的。学生、老师都象计件工人一样按固定的量化标准机械地做着一套又一套标准化试卷。教育原本应该是一门象高级定制时装一样的艺术,需要精心对待,现在却沦落为廉价低级的可以量化为称斤称两的商品。滋生在这种商品流水线上的种种利益机构却象吸血鬼一样吸噬着我们这个民族未来的希望。(摘自北京小升初家伙经验交流)

2011小升初过来家长谈心得系列(一)

(二)小升初择校经验谈:我是这样进入重点中学的

如何在“小升初”中脱颖而出,顺利进入名校?是每个面临小升初的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心愿。听听这些佼佼者讲述他们的择校故事。希望他们的经历和经验对于很多面临择校压力的学生和家长来说有所启迪。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择校经历:去年的这时候,我还在鼓楼区赤壁路小学为“小升初”而冲刺加油呢!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上初一已经进入第二学期了。眼下又到了“小升初”的关键时期,好多家长和学生很矛盾,不知道该怎么择校?我那时候很简单,因为我家的学区在二十九中,当时自荐材料二十九中也送了,而且还提前签了实验班。由于我各门功课都很均衡,自认为综合素质还行,根据这一情况,我给自己明确了一个努力目标——冲南外,用妈妈的话说“不试一试,心不甘。”于是就开始有针对性做准备,主要是适应南外全英文测试。

当时,我除了在学校上好正常的课程,还把整个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科学、社会等基础知识有计划地进行复习,尤其是语文古诗、英语小诗一定要熟悉。考南外,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很重要,因为南外的测试卷是全英文的,不仅要能看懂题意,而且还要能做出来才行。否则中文出的题你会做,可换成英语你却看不懂,那最终也是徒劳。所以英语阅读水平很重要!所以现在各种用英语翻译好的数学题一定要多练练,因为考试时间很紧张,只有熟练才能达到“多、快、好、省”的效果。真正的考试是没有什么窍门的,尤其不要盲目地、过多地去上什么速成班,主要来自平时的积累。万丈高楼平地起,扎实的功夫应该用在平时,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结果我很幸运,摇号摇上了,后来也考上了。当时我的确很开心,去年暑假爸爸妈妈还特别奖励我去香港玩了一回。不过,我始终认为,究竟上什么样的初中?家长、老师、学生都要有平和的心态,要挑选适合自己特点的,量力而行,要不然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多。每个人都会有机会,就看你有没有抓住,当然你要想抓得住,平时就要开始准备,因为成功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的。(程志鹏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一(11)班)

推荐经验:孩子的路主要靠他一步步自己走,但我们家长要给孩子提出适当的建议,帮助他把好学习和生活上的各个关口,扮演好领路人的角色。首先,家长要放平心态,不要让自己焦躁、紧张的心情传染给孩子,南外、树人、二十九中及其他中学各有千秋,但一定要适合自己的孩子和家庭情况。“小升初”只是孩子人生的一小点,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珍惜他在家长身边的每一天。程志鹏迈出的成功一步,主要取决于他积极向上的追求、良好的配合与健康平和的心态。——程妈妈的话

实地考察选择自己喜欢的

择校经历:回想八个月以前,我还在长江路小学上六年级时,家长们就为给我找一所好中学而犯愁。我很庆幸我生活在一个非常民主的家庭里。在初中学校的选择上,爸爸妈妈把了解到的一些初中学校的信息和我交流,并带我去了几所学校实地考察。记得我爸爸当时给我提了一条择校的最简单的建议,那就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仔细地揣摩爸爸的话,并综合比较了几所初中学校。经过比较并与爸爸妈妈沟通,我把金中河西分校作为首选,因为它以“为一生奠基”为校训,以“基础合理、素质全面、个性鲜明”为培养目标,我想在这些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再加上学生个体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该校必定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创新型、开拓型人才吧。

当然,我也考量了一下自己,我行吗?金陵中学河西分校能接受我这样一个“普通生”吗?我小学六年的语、数、外三门的成绩虽然很均衡,但真的不是很突出,也没有什么过硬的竞赛获奖证书。从小爸爸妈妈就注意我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在考试的分数上倒不是特别地注重。在选择上哪所初中学校时,我是有自信但更多的还是自卑。我是怀着有点激动又有点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心仪已久的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招生办的。当我把并不很过硬的报名材料递给招生办老师时,我是又期盼又紧张。招生办老师和蔼可亲的形象感染了我,他们的亲切给了我足够的自信和勇气。我迅速镇定下来,把自己小学的学习情况、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对慕名已久的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向往如实地向招生办老师做了汇报。招生办老师又很认真地翻了一遍我的报名材料,终于说出了我等待已久的话:“你被录取了,两周后来参加分班考试吧”!

推荐经验:从学校招生办出来,我当时是如释重负,欣喜若狂。可进校之初,我并没有感受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而是领教了军训的枯燥无味和艰苦。好在我没有大小姐和惯宝宝的“骄娇之气”,军训不仅锻炼了我的体格,也磨炼了我的意志。同时,我的组织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已初露端倪。我的感受是,择校问题上要有自己的话语权,只有选择的是自己喜欢的学校,才能勇于挑战。(沈恺悦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初一(13))

择校要有长远目标

择校经历:从小我生活在一个教师家庭,也许是生活的环境影响了我的兴趣爱好,我是一个典型的小书迷。小学的童年学习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度过。看书,认真听课,做一些自己认为还不能理解的试题是我在小学学习过程中最大的心得,成绩的好坏我还真没在意过,但从老师的肯定和同学们羡慕的眼神中我知道我是个优秀的学生,连续六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六年级还获得了“南京市优秀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但我总认为自己还不够优秀,还有许多地方应该向更好的同学学习,于是在小学快毕业时我就在想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路去走,是埋头苦读书,还是全面的发展?

择校成了我和父母最关心的事,东外是我们江宁地区最好的中学了,我的表哥也在里面学习,从他的言谈举止中我大概了解到东外是个以学习成绩为主的优秀中学,可我要的是全面发展的自己,父母找人打听到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对学生的管理以及教育方面更为全面,锻炼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以及德智体方面都很全面,我是不是应该就读于南师附中呢?

带着这个想法我在父母的陪同下去了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好大的学校,干净整齐,浓郁的学习氛围,这不正是我理想中的学习生活之处吗?在和父母交流之后,我决定就在南师附中江宁分校迈开我人生新的起点。报名时我就发现许多同学和我一样,捧着各种各样的获奖证书,激动地填写《入学登记表》,憧憬着幸福的初中生活。也许正是我小学时期的努力起了作用,很顺利地就被学校接收了。后来听老师说,学校就喜欢全面发展的学生。

推荐经验: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接触到很多优秀的同学,使我在学习方面得到了更多的动力。学习上不落于人后,课外兴趣培养上我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参加了跆拳道体育选修课,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我还踊跃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英语舞台剧《小红帽》中,饰演猎人一角,赢得老师同学们的好评。我惊讶地发现丰富的课程不但没影响学习,反而促进了成绩进步,要不上学期期中考试我怎么会取得江宁区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呢?我的经验是,在择校时一定要有长远目标,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有发展空间的学校才会有前进的动力。(高文星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初一20班)

——我的总结

“自主招生”自己搞定

王可欣南京玄武外国语学校初一(1)班采访者:肖芸芸

择校经历: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现在担任玄外初一(1)班的班长!当我踏入玄外大门的那一刻,我就深深喜欢上了这里,在我眼里玄外的一草一木似乎都是艺术品,在这一片高手济济的天地里,我充分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竞争。我想,这就是吸引同学们报考玄外的理由吧!我是通过自主招生进玄外的。在自主招生前,首先要先根据玄外的各种招生信息,准备自己的自我介绍与各种奖状,证书的复印件,自我介绍要尽量全面,突出自己的优点,自我介绍中最好包含从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所有的获奖情况,尤其是三年级到六年级这一阶段的奖状尤为重要,目前六年级语、数、外三科全优是首要条件,其次只要满足五、六年级被授予区级以上(含区级)“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十佳少年”荣誉称号,参加所在区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统考成绩总分名列前三名者等其他条件中的一项即可有资格参加自主招生。在接到考核通知过后要尽快开始复习,重点应该放在小学所学的重点内容上,在有时间的情况下,还应适当做一些奥数题,多读些课外书,英语最重要的是培养语感,多读,多听。

推荐经验:第一、名校要填报但不可孤注一掷;第二、材料准备要充分,包括所获荣誉、担任职务、竞赛获奖、体艺特长;第三、考试训练不可少:以英语为例,多做阅读增加语感,经典试题体会出题特点,限时模拟训练速度,增加知识面。(摘自北京小升初家长经验交流)

2011小升初过来家长谈心得系列(一)

(三)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孩子,妈妈们“拼”了

一套两居室,住了三家人——两家白天用,主要是让离家远的哺乳期妈妈喂宝宝,另一家则晚上接管,房租按比例协商分担。以时间换空间,省下了房租,凸显了智慧。

马上就要生孩子了,一想到单位离家那么远,我开始发愁产假后上班怎么给宝宝喂奶。中午休息时,跟同事李姐说了我的顾虑。李姐说:“这还不好解决?你在单位附近找个房,跟人拼着租呗!又方便又省钱!”我说也不是没考虑过,可是老公在亦庄上班,离我单位特别远,那样他太不方便了。最主要是带个嗷嗷待哺的小宝宝,白天黑夜吵吵嚷嚷的,谁愿意跟我们拼租啊?

李姐说:“那可不一定。我就跟两个带孩子的妈妈拼租呢!俩孩子都不到一岁,还没断奶。可我的生活一点儿都没受影响!”

原来,去年9月,李姐女儿考上了人大附中。为了照顾女儿上学,一直带着女儿住在门头沟父母家里的李姐,在海淀黄庄附近租了一套两居室。本来盘算着跟人拼租分担一下房费,可是,人家单身的不喜欢跟带孩子的合住,三口之家嫌地方小,而她又担心跟小夫妻一起住会影响女儿的学习。所以,两三个月过去了,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拼租伙伴。每月两千多的租金让工资本来不高的她经济压力陡然增大。一咬牙,她只好又兼了一份工,每天晚上和周末回家加班做,才不觉得捉襟见肘。

总这样下去终究不是办法,所以她还是处处留意求租的信息。春节上班后的一个周末,她在小区的公告栏里看到一则求租广告:“我是一个三个月大婴儿的母亲,就在小区对面的写字楼上班。为了方便喂奶,欲在本小区跟人合租一间房。每周一到周五白天住,晚上不住。租金面议,有意者请联系13×××××××××王女士。”李姐第一时间约了王女士见面。都是母亲,都是为了孩子,她们聊得很投机。

李姐了解到,王女士家在石景山,还有半个月就休完产假了。单位每天只给一个小时的哺乳假,打车一个来回就得四十几分钟,匆匆忙忙的宝宝根本吃不好。不仅如此,王女士还听说,总是这样,奶水就不丰盈了。打定了主意要让宝宝吃母乳到一岁的王女士,就想到在单位附近跟人拼租。每天上班时让婆婆跟着过来,她就可以抽空多喂几次宝宝,晚上下班再跟婆婆一起把孩子带回石景山。

两人谈妥,王女士承担房租一半的三分之二,考虑到王女士的婆婆中午要做午饭,要给孩子烧水洗澡,水电煤气也同样比例承担。签好合同后,王女士就依照计划把婴儿床什么的搬过来,每周一到周五的白天,王女士的宝宝和婆婆就成了这套房子的半个主人。

不久,脑筋活络的王女士跟李姐提议,再找一个单位在附近需要给宝宝哺乳的妈妈来拼租。反正不影响正常居住,李姐自然是乐得省这份钱。这不,她们发布拼租广告没几天,就有好几人来问。最后,她们选择了家住望京、母亲给带孩子的小张。从此,白天王女士的婆婆和小张的母亲带着两个宝宝入住,晚上李姐带着女儿接管这套房。各自的生活互不干扰,又充分利用了资源,听起来感觉真的挺不错。

最后,李姐乐呵呵地说:“跟人拼租一套房省下来的钱,再加上外面接的活儿,每个月都能多存千把块钱呢。不过,你可千万别说我在外面还有兼职啊,要不老板该找我麻烦了!”我开玩笑:“您拼租已经省钱了,就把兼职辞掉吧,老这么加班加点,简直就是拼命了!”她有些无奈地笑笑:“她们是为了给宝宝喂奶拼租,我呢,是为了给孩子创造学习条件拼租、拼活儿。其实啊,等你生了就明白了,为了孩子,不管是拼租还是拼命,怎么都心甘!”

看来,过几个月,为了宝宝,我也得跟人“拼”了!(摘自北京小升初家长经验交流)

2011小升初过来家长谈心得系列(一)

(四)09小升初升学择校宝典:如何为孩子选择最好的学校

最近一段时间,众多的“小六”家长们可谓马不停蹄。做了一个又一个版本的推荐材料、跑了一场又一场的小升初咨询会、打了一个又一个联络电话……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能够升入一个好初中!在择校这个问题上,其实适合你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可这一金玉良言在践行中却遭遇了这样那样的困惑。“小升初”择校究竟择什么?你的选择重点是什么,下面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公办VS民办:择校不该舍本求“贵”

选择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一直都是家长们头疼的问题。作为家长,当你为孩子们选择民办还是公办之前,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各校的招生政策,了解各校的招生名额、招生方法。“比如说很多民办学校都是要电脑摇号的,所以家长在选择上民办之前,最好可以为孩子联系一所确定的学校。”

“从我个人来看,我建议家长,如果施教区里有一所资质不错的公办学校就可以上,不需要为了一味地上名校而舍近求远。学校距离家太远,对孩子学习生活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华校长说,不管选择什么性质的学校,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找一所最适合孩子的学校。家长忽略了学生在智力、反应水平上的客观差异,一味将孩子“拔高”,结果,学校讲课节奏快、授课难度大,孩子无从适应,反而影响了学习兴趣和劲头。所以,家长应该放弃虚荣给孩子选择最适合他们学习和成长的环境。

名校VS小班:帮孩子选学校先看“位置”

如果是特别优秀的孩子,去冲刺名校无可厚非,在名校师资等综合因素作用下也会非常有发展。不过这种“实力派选手”比较少,在班级排前列可能还不够,年级中排名前列才行。对进入名校的孩子来说面临的都将是重新洗牌,能再次迈入精英团队的毕竟是少数,这就会让大部分孩子出现心理落差。然而小孩的调节能力有限,如果失落感无法排解,会对学习和身心健康都产生影响。这就需要查字典孩子找对位置,放平心态找对了学校也能有发展,可能对孩子还更有利。

如何选择特色学校,要“三看”:一要看已经在学校就读的学生、家长对这所学校的看法;二要看学校是不是处在上升的势头,有没有发展的潜力;三要看学校的特色项目是为所有孩子设置的还是仅仅是针对少数优秀学生的优待。

住宿vs走读:住校好不好要看孩子性格

选择前,首先要考察什么样的学校符合你的教育理念,能够达到你的要求,选定的学校孩子是不是喜欢。如果前两个学校办学质量在一个水平的情况下,住不住宿,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决定。从家庭的情况来说,路途比较远、家长比较忙都可以选择住宿。从孩子的角度来看,性格外向,比较合群的孩子住宿是特别适合的。实际上,只要不是性格太内向的孩子在学校住宿都不会有问题,住校生活还能帮助独生子女学会人与人之间相处,增加人与人交往的能力,增强自理能力。另外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住校老师晚自习的辅导也能有很大帮助。

至于家长担心的青春期,只要在住宿过程中不放弃与孩子的沟通,并不出现太大的问题。学校相关的亲情教育也会跟上,比如鼓励学生经常给家里打打电话等,学生心理出现问题,一般老师也会及时进行心理辅导。

艺术VS学科:走“特长路”要看兴趣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在升学选择上多一种“砝码”,强迫孩子学习本来没有兴趣的内容。这是一种功利性的想法,这样做有的时候非但没有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害了孩子。澳大利亚钢琴家托萨曾这样告诫说:“如果有一个满怀功利心的家长站在身后,即使孩子是天赋神童,也难成大师。”其实,大多数中国家长倒是有自知之明,根本没想让孩子成为什么大师,学艺术仅仅是为了升学。只要上了好学校,“特长”半途而废也毫不可惜。但是,孩子在结束了繁忙的学业之后,还要被逼上什么美术班、钢琴班,这无疑是对孩子的摧残,对他今后的学习还是会有影响。给孩子选择特色学校,重要的是看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兴趣,是不是真正的热爱,只有孩子喜欢才会坚持,才能学好。所以建议打算给孩子学艺的家长一定要针对孩子的情况和意愿去选择。(摘自北京小升初家长经验交流)

2011小升初过来家长谈心得系列(一)

(五)揭秘:小升初“牛孩儿”凭什么被名校“看中”

每年三四月份,都是“小六”家长最难熬的时候:自家孩子的学校还没任何消息,偏偏身边那些“牛孩儿”,早早地就能在两三个一流名校间挑来拣去。究竟是谁家孩子这么“牛”?近日,部分业内专家向记者揭开了谜底:这些尖子生至少有一半在海淀区,其中不少孩子的父母是上世纪80年代留京的大学生——俗称“新北京人”,他们成为培养“牛孩儿”的生力军。

“新北京人”擅长培育尖子生

据了解,与其他城区相比,海淀的竞争氛围更激烈,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更重视,也更舍得投入,特别是以中关村一小、二小、三小为代表的海淀核心区域,很多孩子从二年级就开始考仁华,为小升初赢取砝码。对此,曾多年从事小升初培训、目前在海淀某名校任教的杨老师深有感触地表示,海淀中关村地区的很多家长都是上世纪80年代留京的大学生,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这些“新北京人”亲身经历了“知识改变命运”的过程,因此对子女的教育也更加重视。

不少“牛孩儿”出自公务员家庭

虽然不能说投入越大,孩子就越有出息,但从整体来看,尖子班的孩子家境确实都比较优越。算了一笔账,按北京各培训机构平均收费标准计算,单科一期收费1800元左右,一年大约5000元。一般来讲,奥数、语文、英语是必报的科目,因此,一年花费两三万元的大有人在。更有甚者,仅奥数一科,就在不同学校报了六七个,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学生不报班也能学得很好。

除了高收入,这些“牛孩儿”的家长几乎是一水儿的高学历:本科学历的大约占到80%至90%,剩下的基本都是硕士、博士,本科以下学历的几乎见不到。而从“牛孩儿”家长的职业来看,科研人员、外企白领、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政府公务员和国企管理人员占据了前三名,从事金融业或从商的也不在少数,但他们普遍具有较高的收入、学历和社会地位。

望京“海归圈”有望异军突起

专家认为,望京地区目前是朝阳教育的核心区,集中了八十中学、陈经纶分校等朝阳的优质教育资源,也吸引了一批高收入、高学历社会阶层的人士入住,因此望京地区有望成为与中关村、公主坟比肩的北京第三大教育“高地”。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科学研究生导师殷红博教授表示,望京地区集中了一批高素质的海归,他们的孩子从小就得以接受一流的教育,目前望京地区的高端民办幼儿园中,海归子女占了相当一部分,这些孩子无论是智商还是综合素质,都表现出良好的潜质。假以时日,“海归圈”的子女也将成为北京教育的一大亮点。(摘自北京小升初家长经验交流)

2011小升初过来家长谈心得系列(一)

点击显示
上一篇:2011小升初过来家长谈心得系列(四)
下一篇:家长狂晒育儿账单,大叹生孩子如同生"老板"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