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孩子在“小升初”阶段做到无缝衔接、自然流畅,仅靠学校和老师是不行的,家长责任更加重大。
孩子不适应新学期
家长应该多鼓励
许多家长反映,伴随着新学年开学脚步的临近,孩子开始变得慌乱,担心学习、生活环境发生改变后不能完全适应,担心课程增多、成绩下降,担心老师不像小学时那么"爱"自己……
姚老师表示,孩子进入初中后,孩子会敏锐地感到课程多了、书本多了、老师多了、作业多了,一些孩子在面对大量涌来的学习任务时会不知所措,甚至在学习上偷懒、钻空子,以致成绩下降;许多家长在孩子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后,也面临困惑,总觉得督促孩子学习的效果有限,又不知道问题的症结何在,久而久之,横亘在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壑就会越来越深。他说,会出现这种情况关键还是家长在指导孩子学习过程中对自身职责的认识发生错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把"严管高压"作为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唯一手段。
姚老师还说,初中教育是义务教育,在一个班,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家长不能完全依靠成绩的好坏来评判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努力与否。不论成绩好坏,家长都应该多说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在姚老师的要求下,在场家长一起喊出了:"孩子,我爱你!""孩子,你是最棒的!"
"以前,从来没有在孩子面前说过这类似的话,总以为对孩子要求严格一些,孩子各方面的表现也会更强一些。没想到,当我对儿子说出‘孩子,你是最棒的’,我儿子竟然哭了。"一位父亲说。
孩子心理变化大
家长应该多倾听
"我的孩子才上初二就早恋了,不仅成绩下降,对父母的教诲也不听了。"一位参加讲座的家长说。针对这种情况,姚老师认为,初中阶段,是孩子从少年成长为青年的关键时期,优秀的品行、奋斗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一般都将在这一阶段内形成。
伴随着新的学习阶段的来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身体发育进入第二高峰期,新陈代谢快,性心理开始萌芽,心理发育呈半成熟、半幼稚状态,接受新事物快,但是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还有限,会出现早恋、易躁、易怒等情况。在这期间内,父母要多些宽容和体谅,不要一味地责骂,多给他们一些安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走出心理成长的误区。
姚老师指出,这一阶段的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感都会大为膨胀,他们不轻易相信别人的意见,对待一些事物常持批判态度,他们很反感家长把他们当成小孩子,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此时,父母的立场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倾听孩子的观点,鼓励他们畅所欲言,不要一味把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看法强加给孩子,而是要循循善诱,多沟通。
培养学习新方法
家长应该多付出
"姚老师,我的孩子马上就要升初三了,期末考试的成绩很不理想,连她一向最擅长的数学都没考好,我们急,孩子更急,都不知道明年的中考要怎么办。"一位参加讲座的家长说,"平时孩子很乖,放学回家就自觉地进她的小房间写作业,成绩下降后,她还主动要求参加暑期培训班,可是学了这么久也没见成绩有所提高,我们一家人都十分苦恼,还就这件事咨询了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对孩子的表现十分满意,认为只是孩子的学习方法不当,可是马上要上初三了,再改变学习方法还来得及么?"
姚老师说,只要孩子肯用心学,不管是什么时候变换学习方法都还来得及。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很容易因为学习方法不当导致成绩下降,在小升初衔接的过程中,家长要帮孩子尽快掌握中学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基本能力,例如,教孩子如何通过教材的编排把握学习的重点、如何搞好课前的有效预习、如何在课堂上快速记录课堂笔记、如何在课后独立完成作业和做好复习等学习方法……"当然,家长不是老师,帮助孩子掌握学习方法时也会遇到困难,这就需要多与老师沟通,相信从老师那里能够取到管用的真经。"姚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