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奥数网 考试自古有之,而且是中国的一大发明。考核机关特别喜欢考试,因为考试是直接有效的一种检验方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则是始于隋唐的科举考试。而学生则是闻考试色变,小学生尤甚。其实,考试前适度的紧张心情能促进孩子的进取心,但过犹不及,太紧张了估计脑子就一片空白了。
造成这种过度的紧张,我观察主要来源于对考试的未知,对自身的不自信,以及对结果的过度渴望。
我们今天主要讨论对于考试的未知,其他两点我们在今后的帖子慢慢聊。小学常见的考试分为3种。第一种是通过类考试,第二种是竞赛类考试,第三种是选拔性考试。
1通过类考试:即考察学生有没有达到基本的学习目标,这类考试一般难度不大。比如毕业(会考)考试,期末考试等。
2竞赛类考试:即考察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深度学习状况,这类考试一般难度很大,适合在相关知识领域擅长的学员参加。比如IMO,CMO,华罗庚金杯邀请赛等。
3选拔性考试:即考察学生是否对相关知识有深入学习的能力,这类考试一般区分度较大。比如中高考,查字典超常班选拔考试等。
投入精力稍少的考试,学生们可以先放在第一二类。因为通过类考试没有什么难度,只要是平时认真学习的同学,想考不好都很难。竞赛类考试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适合经过选拔,长期接受竞赛学习的学生去争取奖项。比如,天津查字典代表队4位学员参加的华杯赛冬令营,一名获得了一等奖,三名获得了二等奖,均有所斩获,他们就是查字典超常班的长期学员。当然,我个人也鼓励所有学员多参加一些这类竞赛考试,降低自己的功利心,把心态放轻松,你能发现很多特别有意思的数学题目,享受数学的魅力,说不定就有所奖项的收获呢。
关注度最高的,我们应该放在第三类。选拔性考试的特点在于区分度大,学生可以通过考试来发现自己和同龄学生的差距,能够比较及时的找到自己的定位,查漏补缺,发现自己学习上的漏洞。这样,就能在最短的时间迎头赶上,增加自己的竞争力。限制这种考试的最大问题在于人数和频率。大家都明白,只有参赛人数众多的时候,定位的目的才能起到作用。学生都在努力的学习,逆水行舟,成绩排名的起伏也是很正常的,这类考试能够测评出学生当月的排名情况就算不错了,所以适当的考试频率也很重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到了高三(基本上教委也没有什么减负的限制了)学校几乎月月大考,但即使这样,在报志愿的时候也总有人没有认清自己,导致高考落榜的大有人在。
对于小学生来讲,我也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区分度高的选拔性考试。只要保持持续学习的习惯,考前也不用突击复习,睡个好觉,精神饱满的参加考试就可以了。其实多参加一些考试对于学生来讲不是负担,孩子不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升学时有一个很高的目标,但没有达到,这种打击才是孩子最大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