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顾名思义就是讨厌学习,对做作业、考试感到厌烦,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从而对学校的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厌学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不是特定学生才有的,而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潜在的问题。
父母眼中的小壮是个厌学孩子
五年级的小壮反应机敏,活泼好动,但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始终在70分左右徘徊。到了五年级,老师就不断地向父母提出警告:小壮上课不爱举手,不守纪律;副科成绩好,但主科成绩太差,学习习惯不好……
父母也发现不知道为什么一提到学习,小壮脸上就出现烦躁的神情,回到家一拿起书本,就哈欠不断。做作业时也磨磨蹭蹭,拿块橡皮也能玩上半天。妈妈让他把第二天的功课预习一下,他就冲妈妈说一句:“没什么好看的。”妈妈追问了半天,他才冒出一句:“学习真没意思,真累!”小壮的父母感到很焦虑。
小壮这种对学习的反应,实际上是厌学的一个典型案例。对学习烦躁,厌烦;不想学,但又不得不学,于是出现了消极应付的情况。
孩子有厌学心理,主要是求知欲和好奇心没有得到满足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句话不仅是在诠释人们的爱情、亲情、友情,也同样准确地诠释了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绪。
父母们常常认为,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不愁吃穿,还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父母对他们有求必应,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但正因为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改善,得到物质的东西越来越容易,孩子就会将成长的目标转向精神需要的追求,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吃喝玩乐和听大人的话。孩子对学习的爱,必然表现在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否得到满足。
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爱学习是要讲条件的,关键是父母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要以身作则,并善于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有些父母总是督促孩子学习,自己却不学习。小壮的父母平时工作紧张繁忙,下班后就想放松一下,小壮看到父母在家里不是邀人打麻将,就是看电视,他从来没有看见父母看书学习。“为什么一天到晚总让我学习?父母下了班都在玩,我怎么就不能‘下班’呢?我怎么就不能玩呢?”——小壮有这样消极的想法,还怎么可能有积极的学习动力呢?
通过对大量所谓“厌学”个案的分析,笔者认为,对中小学生的厌学问题,不能够一概而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状态,孩子厌学原因有几种类型:
①兴趣偏离——课堂学习内容和方式不能吸引孩子,孩子也没有选择的余地;
②早教误导——学前阶段“过度学习”,孩子认为小学课程似乎都会了,从而消极怠学;
③失教失范——父母未能注意以身作则,造成孩子对父母督促学习的反感;
④挫折打击——因考试成绩较差屡被批评训斥,导致自我挫败感和对学习的消极情绪;
⑤注意障碍——孩子因生理或心理原因存在注意力障碍,需要进行心理治疗;
⑥师生矛盾——师生关系紧张,或教师的不公正评价和态度,引起孩子逆反心理;
⑦名次歧视——孩子因学习成绩较差,被同学老师看不起,诱发“学习恐惧症”;
⑧惩罚过度—二父母或老师经常运用惩罚手段,使孩子将学习与惩罚联系起来。
综上所述,儿童厌学绝非只是个人原因,孩子厌学往往只是表面现象,父母应该深入了解分析儿童厌学的各种深层原因,才能够真正引导孩子树立自觉的学习观念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笔者曾接触过这样一个咨询个案:一名迷恋电子游戏的六年级男生小桦,经常逃学去网吧,曾被学校看作没有希望的孩子。他的父母向家庭教育、电脑等方面专家咨询后,为小桦买来电脑,并与孩子约定:小桦要负责教会父母使用电脑,每天给父母上“电脑课”半小时;作为“回报”,小桦可使用电脑半小时。这样小桦必须认真“备课”,他就要将办公、编辑、汉字输入等软件的使用弄得一清二楚……几年后,一家三口每人都配备了属于自己的一台电脑。可是小桦不再是一个“游戏迷”了,而成了一位软件编程小专家,并在全国中学生计算机知识大赛中获得金奖。他也有了更明确的学习目标:考大学时一定要报考计算机专业,将来要成为IT业的精英。
孩子的“爱学习”的确是要讲条件的,当孩子厌学、“不爱学习”、学习成绩不够好时,父母应先对照一下,是否在以下六个方面认真引导孩子了——
1.自主:孩子不是被逼迫学习,而是自觉自愿地学习,压力适度,学习习惯良好。
2.责任:孩子对学习有责任心,父母的作用不是“侵略者”,而是促进孩子独立学习。
3.情绪:孩子学习应克服消极情绪,积极的情绪占据优势,及时消除无关的干扰。
4.动力: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不仅是教科书的要求,而主要是来自实践理想的吸引。
5.激励:父母帮助孩子树立成长与发展的目标,激发孩子探索与创新的学习动力。
6.环境:家庭营造的学习氛围是关键的外因,父母热爱学习,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良好榜样。
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够好,
并不可怕,我们应冷静分析孩子的成长经历和心理状态;若是矫正孩子厌学情绪有困难,就应及时求助于心理咨询。在儿童个性可塑性极强的时期,父母们应尽量做到:亲子沟通无障碍,教育疏导有信心。这样即使孩子有厌学的问题,也是可以妥善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