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阶段,幼小的孩子是肯定需要管的,关键在于怎样管。
所谓一定程度上的“不管”,是在将孩子引入良性循环后,家长就可以少管或不管,孩子有了良好习惯,就可以在自身和环境的良好氛围中不断自我激励,不断进步(成绩好,自己高兴,老师家长朋友夸奖表扬,自己心里美,更要学习好);家长不能过多干涉孩子的课余生活,只要不出大格,应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对挖掘孩子潜力,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很有好处,孩子也会感到快乐,感受到家长的信任,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很多孩子和家长都很辛苦,孩子每天做功课的时间很长,课余时间还要被课外班占据了很多,家长又花钱又出力,而学习效果却不一定好,家长焦急,孩子也不快乐。
》》》》家长怎样管才有利于孩子成长
我再举一个例子说一下帮助孩子提高成绩的一个简单方法。
孩子在初中有这样一道题,很简单,小学生也可以做:
某人工作一年的报酬是年终给他一件衣服和10枚银币,但他干满7个月就决定不再继续干了,结账时,给了他一件衣服和2枚银币。这件衣服值多少枚银币?
孩子的解法是:10/12=5/6(枚);7*5/6=35/6(枚);7/12=7/12; 1-7/12=5/12; 35/6-2=23/6(枚);(23/6)/(5/12)=46/5=9.2(枚)(结果)。
因篇幅所限,我就不过多解释了,虽然孩子的解答有些复杂又有些不太符合老师要求(因正在学方程),但我鼓励了孩子。方程解法是一种正向思维的方法,相对简单,而孩子是用逆向思维方法解的,应该鼓励。我一直认为,孩子不应过早使用方程,简单的方法会使孩子懒于思考。我也反对固化孩子的解题思想,解题方法,小学时可能成绩好,但上中学后可能会越来越不行。
另外,我告诉孩子还有两种方法可解这道题:
1. (10-2)/(12-7)*12-10=9.2(枚),很简单,也不用方程
2. 当然还有方程方法 (x+10)/12=(x+2)/7 x=9.2(枚) 孩子其实会
一道题的举一反三非常重要,这比做很多题效果好,另外抓住细节非常重要,这在我以前的帖子中都说过。家长就可以想想了,为什么有的孩子上了那么多课外班,效果却不理想呢?
有好的方法,家长就省力了,孩子也省力了,成绩就好了,就愿意学习了。孩子有了好的习惯,好的思维,好的方法,家长就可以少管或不管了,孩子成绩好的同时业余时间也多了,玩儿的时间就多了,就高兴了,是不是这样呢?
家长要对孩子有一个定位,考小卷(南开、耀华)的话不从低年级学奥数几乎不行,就是从小时候一直学了奥数也很可能不行。
孩子的解题思路如果过早被固化,可能一时行,以后可能会不行。家长不能只看一时的成绩,还要保护孩子的潜力,开发孩子的潜力。毕竟智力超常的孩子是极少数。家长不能对自己的孩子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应该踏踏实实想办法,引导孩子,有了好的方法,遵循客观规律,提高成绩都是有可能的。
参与更多讨论请点击:http://bbs.eduu.com/thread-247128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