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教育建设发展上“深圳速度”的奥秘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探索教育建设发展上“深圳速度”的奥秘

2012-11-06 10:18:31     标签:小升初资讯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正式动工建设,这一工程开启了深港合作办学的新篇章,成为深圳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据统计,10年来,深圳的在校学生从2003年的不到85万增长到2011年年底的超过140万,深圳各类学校从2003年的1259所到2011年年底增至1757所,全市学校新增近500所,创造了惊人的“深圳速度”。

的确,近年来深圳教育发展可圈可点。

深圳教育建设思路对。百年大计,教育为本。1983年,面对援建特区人员子女“无学可上”的尴尬局面,当时的市领导就曾提出“教育与经济同步发展”口号,咬紧牙关投资新建了十几所中小学校。1990年,当深圳走过第一个辉煌的10年时,集全市人民智慧制定了《深圳教育十年发展战略》。从这以后,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就得到了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坚持。正是这样,深圳才有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六个优先”:发展优先规划,投入优先安排,用地优先保障,人才优先引进,待遇优先落实,问题优先解决。在这一科学思路指引下,深圳教育风生水起,成绩斐然。

深圳教育建设力度大。为了尽快把教育搞上来,深圳建立了教育特殊人才“绿色通道”,曾在两年间引进19位国内重点中学名校长、635位教学名师,其力度之大世所仅有。同时,为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做到规范办学、均衡发展、特色发展,早在2004年,深圳就率先建成广东省首个教育强市,而到了2010年底,深圳6个行政区全部通过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验收。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方面,深圳市在2003年即已全面展开。十年来,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出发点,深圳通过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辟了一条具有深圳特色的教育之路。

深圳教育建设落实好。政策的根本在于落实,否则便流于形式。为切实贯彻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深圳先后推出一系列确保实行的实招、硬招。以“均衡化”这一教育发展方向为例,2010年,深圳教育系统即开展了“百校扶百校”行动,组织101所优质学校对宝安、龙岗、光明、坪山等区101所相对薄弱学校进行为期3年的“一对一”帮扶;2011年1月,深圳更是出台了《关于优化深圳市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结构的意见》,提出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推行生均拨款制度,逐步缩小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在经费投入、办学条件等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差异,有效推动了深圳教育的发展。

深圳教育建设氛围浓。随着教育的深入,家庭贫困的孩子、身体残疾的孩子、外来打工人员的孩子,甚至学习适应困难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在深圳已成为格外被关注的对象,免费义务教育也已惠及外来就业人员子女和民办学校。从2008年起,深圳市对户籍人员子女免收书杂费,对符合就读条件的来深就业人员子女免收书杂费和借读费;在民办学校就读的,按公办学校统一标准给予补助。可以说,“深圳教育以育人为本为导向,从特色到品牌,从优秀到卓越,深圳的教育效益与经济效益比翼齐飞。”深圳正在造就一座“人人有学可上,人人可以上好学”的希望之城、幸福之城。

教育兴国是一项长期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个领域、各个部门,需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需要有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才能立得住、走得远、硬的起来。但教育发展“深圳速度”证明,只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满怀为民之心,推进教育兴国的道路也将是丰收之路。我们期待,在教育兴国建设的漫漫长路上,深圳能够走得更远,在培养人才的同时,更好地改善民生

点击显示
上一篇:深圳公布66所卓越绩效管理试点学校
下一篇:深圳教育建设发展拟推15年义务教育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