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深圳奥数网:“勤思好问,乐于探究”,“勇于发表见解”,“会自护懂求救”,“远离毒品”,“践行垃圾分类”,“低碳环保生活”,“控制上网时间,抵制不良信息”,这些都是近日发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中首次出现的内容,相比原先共70条2000余字的守则与规范,新《守则》精简到9条381字,简洁明了,内容“接地气”,不少家长、老师及社会人士为新《守则》叫好点赞。
《中小学生守则》十年未变
修订工作坚持贴近时代注重可操作性
《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别自1981年、1991年、1994年发布以来,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2004年,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补充。随着时代变化,《守则》、《规范》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规定不符合实际,《规范》内容过多且交叉重合等。为此,教育部2012年启动了《守则》、《规范》修订工作,委托专家进行专项课题研究,并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教育专家、中小学校长、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等各方意见。
修订工作坚持贴近时代、突出基本、易记易行原则,注重可操作性,将《守则》和两个《规范》合而为一,形成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
观点碰撞
很多教育专家都认为这次新《守则》修订幅度较大,对原有的相对空泛规定进行了细化,还增加了不少全新的内容。如“会自护懂求救”,“自觉礼让排队”都写进了征求意见稿中。很多老师和家长一致认为,新版比起旧版更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点。但对于新《守则》中的不提见义勇为而改为学会自护自救,家长、专家及律师也表达各自观点:
家长:明确自护自救是基本权利
“我觉得不提见义勇为,改为会自护、懂自救是《守则》修订的一大进步。”家长马女士认为,首先“见义勇为”的提法带有政治意味,其次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心智并不成熟,尤其是现在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大部分孩子只知道学习,缺乏生活实践经验,让他们去践行见义勇为,很可能是盲目的,反而会给家庭、社会带来更多的伤痛和损失。
不提见义勇为孩子们会不会变得自私
“但是现在的社会风气比较浮躁,如果不提倡见义勇为了,孩子们会不会变得更自私。”65岁的孙师傅说,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爱,两家老人爱,社会关注的也多,可是孩子们却越来越娇气,有的家长害怕孩子出去玩儿和别的孩子发生冲突,就前后跟着,孩子们和人交往都快成问题了,如果不提见义勇为了,而是强调自我保护,孩子们会不会越来越自私?
专家:是更理性科学的引导
西安市教科所副所长、特级教师贾玲说,新《守则》不提见义勇为而改为学会自护自救,是从生命意识上进行了强调,也是更理性更科学的引导。
中小学生都是未成年人,本身就是受保护的对象,而“见义勇为”的提法比较笼统,孩子们在实践过程中会觉得盲目,甚至付出不必要的代价。担心孩子们会因此变得自私,是一种落后的、陈旧的教育观念,孩子在每个阶段心智不同,理解、处理事情的能力也有局限性,因此,教导孩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他人提供帮助,才是价值最大化的体现。
律师:更符合宪法对人基本权利的保护
陕西尚文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丽萍说,“见义勇为”的提法更多是从道德层面上去要求的,而明确学会自护自救更符合宪法对人基本权利,如生命健康权等的保护,另一方面也就要求学生培养、提高相关生活技能,不做无谓的牺牲。
西安铁一中政教主任苏芸茹说,孩子的需求决定我们的方向,《守则》在修订过程中,还应该更多地听取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家长王先生说,看过英国和美国等中小学生守则,内容简单平实,比如英国的中小学生《守则》里,说明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小秘密要告诉妈妈,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等,都是实实在在地教孩子们怎么做;法国的学生守则中说“我有权利:学习、犯错并寻求帮助、在尊重同学言论的情况下自由表达自我。”新《守则》内容还是有些刻板。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简洁明了被赞“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