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地图
曾数度在培正那百年的校园里徜徉,每一次都有点留连忘返。
有一天清晨,踏进培正校门,晨曦正透过巨伞般的古榕洒落在典雅红砖碧瓦的楼房上,洒落在静静的校园广场,由拙朴的天然岩石围拢的喷泉汩汩喷涌,旁边一群鸽子在优悠漫步,我不由微闭双目,一股难以言传的宁静之流慢慢从身上的每个毛孔沁入,刚从都市繁嚣中奔波而来那躁动的心绪,一下子安宁下来。这也许就是百年名校润物无声的力量。
一般学校的校庆只会五年、十年大搞一次,而培正的校庆近年却要年年隆重举行,资金都是校友自动捐献,不举行老校友们还不答应。每年12月份的这天,都有大量校友从五湖四海归来,许多人还飞越重洋赶回来参加这场盛会,不少到了耄耋之年的老校友,离校已大半个世纪,让亲友搀扶着、推着轮椅也要回母校看一看,抚一抚这些古榕躯干,摸一摸这些旧楼的红砖。
也难怪,这般幽静优雅的氛围,走上一圈,便让人气定神闲,何况他们当年曾在这里读书修业,度过最阳光灿烂的青春,能不怀恋么?
当然,一所中学能有如此强的凝聚力,绝不仅仅因为这里有优美的环境。培正中学内设有培正同学会,几位年过七、八旬的老校友义务每天回来上班,编辑刊物和联络世界各地校友,风雨无阻。其中的苏老先生对记者说:“从培正走出去的老校友都对母校、对同学有一种很深厚的感情,称自己是红蓝儿女,因为培正的校风、传统影响了我们一辈子。我们几个退休了,还能为母校做点事,感到很光荣,来到校园里,自己也感觉年轻了许多。”
除却有形的校容校貌之外,曾在这校园内飞扬起的青春与梦想,已溶入培正学子血液之中的“红蓝精神”才更是让培正人无论走到哪里都魂牵母校的原因。
世界上每一所名校的炼成,都要经过一段不短的岁月。学校的楼宇、设施可以在一夜间便拔地而起,师资可高薪聘请,生源可以通过政策倾斜优先获得,唯有学校的传统、校风必须在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够年头才能芬芳四溢,沁人骨髓。
由于历史原因,广州培正曾被改名,名校的传统也一度淡化失落。但经复名后十余年的发展,老校再度青春焕发,昔日的精神又日渐浓郁。
每年校庆,培正都举行独特的“薪火相传”仪式,以年级为序,熊熊燃烧的火炬从最老的学长沧桑的大手中依次传递到小学五年级学生稚嫩的小手中,不灭的文明火种,就这样得以代代相传。
寻访之旅中西合璧铸名校
穿过龙檐绿瓦的培正中学校门,在广场右边的是“美洲华侨纪念馆”的高柱拱门,十分洋气,但顶上碧瓦又分明承载着中华的传统。左边的图书馆有着更多的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粗大的红圆柱支撑着绿瓦龙头飞檐的门楼,楼顶琉璃瓦脊还排着一排排故宫宫殿常看到的山羊等吉祥动物,但那一个个拱门又显然糅合了西方建筑的风格。
培正的校门门额铭刻着其校训“至善至正”。培正同学会副会长冼子昌老先生告诉记者,它的来历既可从《圣经》中查到出处,又可从四书中找到根源。校训、校园建筑均融合了中西文化的精华,昭示着这所百年老校创办之初就形成的中西合璧的办学传统。
据对培正历史研究颇深的校友关洁介绍,培正创立于十九世纪末,在当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相继倡导新学的风气下,李济良、冯景谦、杨海峰等几位基督教徒自筹资金开办了“培正书院”,甫一开课便兼顾新学、儒学和宗教,除讲四书五经外,还有格致(自然科学)、算术、英文等。1907年,培正定址东山后,相继有李锦纶、杨元勋、黄启明等几任在美国受过高等教育的校长开始对培正进行励精图治,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经验和课程,开华南地区教育与世界潮流接轨的先河。
曾在培正就读12年的冼老先生回忆,当时培正高中除国文外,数、理、化等大多是英文版教材,老师以中英文双语教学,而英语科多是请外教任教,所以学生的外语都相当好。为请到名师执教,学校不惜成本,当时教数学的何宗颐、教英语的李宝荣博士两位老师的工资比校长黄启明还高,达300多元,高过许多大学教授。当时曾任教培正的老师后成为大学教授的不乏其人,而何宗颐后来到了香港培正任教,他及其弟子育出了诺贝尔奖获得主崔琦、费尔兹奖(数学界的“诺贝尔奖”)得主丘成桐等一批世界顶级的科学家。数十年后,崔琦对母校的双语教学仍推崇备至,说在中学阶段融汇中西文化的教学方法让他受益匪浅。
从建校起经20余年努力后,培正输送出一批批的优秀人才,名声鹊起。培正校史记载,20世纪20、30年代时,已有燕京、岭南、沪江等六所国内高校和一些外国高校对培正高中毕业生可免试入学。抗战前,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还曾专程来培正参观,这位教育家赞叹道:“北有南开,南有培正。”
广州培正中学双语教学的传统曾于50年代后中断,而1984年培正中学复名后,又再续传统,现任副校长朱素兰向记者介绍,1984年起培正从未间断聘请外籍教师任教英语,并在校园内开设英语角,每天中午由外教与学生自由交谈。历年来,培正在省市及亚太区英语竞赛中屡获殊荣,一口流利的英语又渐成今天培正学生的标签。
素质教育树先声
记者与多位老校友聊起当年他们就读培正的最深感受,提得最多的一是校纪甚严;二是校园气氛十分活跃。初听不由让人疑惑:这近乎悖论的校园氛围是怎么融合在一起的?
冼老先生回忆,当时的校纪有许多规定:比如发现学生吸烟一次将记大过一次,私自上街一次也记大过一次,而一学期中如果记大过三次便将被开除学籍。有一次,有几个同学私自上街到附近的“昌记云吞店”吃云吞,忽然发现校监也在店中,他们便想逃跑,但校监和气地让他们坐下来吃完,最后还帮他们付了钱,但回校后,一人记了一个大过。老师的解释是:请吃饭可以,但违反纪律则必须处罚。
据一位老校友回忆,当年广州有句话:“真光猪,岭南牛,培正马骝头。”这是形容三所中学学生特点:真光女中的女孩胖乎乎像小猪,岭南中学的学生很倔像头牛,而培正的学生则如猴子一样敏捷活跃。
培正学生的活跃,与其格外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关。据介绍,培正运动风气极盛,每个级都有足球、篮球、棒球等球队,级际比赛频频。当年学校曾有十个篮球场,还有足球场、排球场、网球场、棒球场等,但一下课便场场爆满。培正自上世纪初便开始驰誉体坛,至抗战前十多年间,培正学生、校友共40人次代表国家参加远东运动会、奥运会并多次获奖。
培正是广州最早引入军训的学校之一,冼老先生回忆,当年培正初中及以下学生称为“童子军”,每学期会拉到龙洞等郊外野营训练,一次历时三天,白天训练完的自己动手做三餐,晚上住在帐篷中,但要站岗放哨,因为不同队之间还经常组织人“劫营”,如果军旗被夺则是很严重的事。
培正各年级还有许多乐队、剧社以及书画、摄影、棋艺、文学研究会等等学生兴趣组织。这些兴趣小组性质的组织竟培养了大量文艺名家:如音乐家马思聪、诗人梁宗岱、摄影家何信泉等等。
而从培正走出的科学家大多都知识广博、多才多艺,当年一位同学形容崔琦是“指挥音乐,南拳北腿如比武,歌声动人,姿势美妙够风度……”。而有中国“造船之父”之誉的中科院士杨回忆当年感慨地说,培正培养了他不怕困难、兴趣广泛的习惯,这对于后来留学和事业的发展都帮助巨大。
时至今天,培正的体育、文艺教学仍是其一大特色,作为足球传统重点学校,近年多次获“市长杯”、“可口可乐杯”足球赛冠亚军,区楚良、彭伟国等国脚出自该校。1998年法国世界杯的“足球特使”、今年韩国世界杯的“护旗手”,通过球艺和英语等综合素质的角逐,在广州千里挑一后最终都花落培正。
红蓝精神扬四海
从入培正校门开始,记者细读一段段铭文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许许多多的“社”捐建了校内许多建筑、景点,如校门是上世纪30年代“觉社”筹资捐建,还有“弘社”广场,“毓社”金熹亭、涌泉,“明社”雕像等,它们在这古老校园中汇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冼子昌老先生介绍,这里的“社”代表的是一个年级,培正自1920年开始创立“级社”制度,每届学生从小学五年级起便成立级社,拥有社名、社徽、社旗,一直伴随学子们读完高中,走向社会。在校时,级社组织球队、剧社、乐队等课外活动,毕业后也仍然作为联络同学的机构而一直存在。
记者采访时,培正中学正在准备今年12月的113年校庆活动,朱素兰副校长拿出节目单向记者介绍,年年校庆必举行的重头戏就是“加冕、祝寿”和“薪火相传”仪式。记者观摩过培正往年校庆的一个录像,深为壮观的“薪火相传”场面而感动:每个级社选一名代表,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从90多岁的老校友手中依次一届届传递下来,一直传到初一、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手中,而从经历沧桑的大手传到稚嫩的小手中的,正代表着培正百年来引以为豪的“红蓝精神”。
每一位毕业于培正的学子都对培正的传统精神感触颇深。旅美老校友马朝明(曾任职美国通用公司,是研制波音发动机系统的知名工程师,退休后常回国为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竭尽所能)说:“奋斗精神是书本学不到的,是培正的一种校风,从小学到中学,如流水一样,学生在自然而然中便受到熏陶。”
红和蓝是培正的校色,而百年来培正的传统被校友们概括为“红蓝精神”。毕业于培正、又任教培正30余年的朱副校长解释说,红色代表热情、积极向上,蓝色代表冷静、理智,合起来的“红蓝精神”就是爱国爱校、奋斗不息、奉献社会的传统。
红蓝精神还成为培正同学联结友情、团结互助的纽带。据介绍,在世界各地凡有华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几乎都有培正同学会,共近80个。他们可能来自粤、港、澳不同的培正学校,但培正传统是一脉相承的,红蓝天下一家亲。美国一位培正同学会会长陈荣炎先生曾讲过一个趣事:培正校友都有一条标志性的红蓝相间的斜纹领呔,而在美国的几大唐人街,就凭这红蓝呔,他身上不带钱都不愁挨饿。
“一种优良的传统是无价的财富。”广州培正现任校长吴琦对记者说,复名以来,培正十分重视对培正传统的继承和创新。除了校庆的“薪火相传”仪式,每年初一、高一新生入学的第一件事便是参观校史室和学习校训,还举行隆重的级社成立大会,强化级社概念。平时还常邀请一些卓有成就的老校友回校讲演,讲学校的光荣传统和前辈故事。毕业之前,还举办隆重的毕业典礼,穿着整齐的毕业校袍唱《毕业歌》、校歌等歌曲,让同学牢记培正的红蓝精神,做一名善良正直、服务社会的人,常常是因为怀着对母校的眷恋,师生们说着唱着便泪流满面。
民间语文
“北有南开,南有培正。”
“真光猪,岭南牛,培正马骝头。”
培正简史
1889年,培正由华人基督教教徒自筹资金创立。初名“培正书院”,经近二十年惨淡经营,历德政街、雅荷塘、珠光路、榨粉街等数次迁徙,1907年始建东山(现培正路2号)新校,经海外华侨多次捐资,校舍规模渐大。历李锦纶(后任中国外交部代部长)、黄启明、杨元勋等数任在美国受过高等教育的校长的励精图治下,名声渐起,上世纪三十年代扩展至广州西关及香港、澳门建立分校,抗战前,已从一所书塾发展到享有“北有南开,南有培正”盛誉的名校。抗战时期不辍教育,迁校于鹤山、韶关和桂林。50年代后培正中学曾改名7中、57中,1984年恢复“培正”校名,再续传统。现“培正家族”已发展成粤港澳三地“一门八校”。
校友名人
目前世界各地华人主要聚居地几乎都有培正同学会(共近80个),据不完全统计,海内校友约有八万人,英才辈出。
政界:两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承志、邹家华,另有加拿大的前省总督林思齐、美国的前州长吴先标等。
科技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崔琦、参与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冼鼎昌、主持设计歼7歼8战机的叶正大等两院院士共13位,获世界数学最高奖的丘成桐等。
文学艺术界:诗人、翻译家梁宗岱、音乐家冼星海(曾任教)、马思聪、国画大师黄君璧(任教)等。
体育界:前国足主教练苏永舜、跳水主教练梁伯熙等。
商界等其它领域名人难以计数。
校训校歌
校训:至善至正
校色:红蓝
校歌:培正培正何光荣,教育生涯惨淡营。培后进兮其素志,正轨道兮树风声!万千气象方蓬勃,鼓铸群才备请缨。爱我培正谟谋远,永为真理之干城,永为真理之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