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仲谋
广东省教育厅最近做了两个答复。一个是省人大代表祁海在去年的人大会议上建议广东试点恢复“小升初”入学考试,以期消灭择校的乱象丛生,省教育厅的答复是可行性不大,《义务教育法》明令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依法行政。另一个就是民进广东省委员在今年省政协会议上提交的提案,建议不允许名校办民校通过考试招生,而是与公办初中一样参加派位。省教育厅的答复是民办初中的招生计划将分为电脑派位计划和自主招生计划。
让教育厅始料未及的是,后一个答复“吹皱了一池春水”,因其打破了现有的招生格局,引起公、民办初中的强烈关注,也激起了小升初家长们的热烈讨论。鉴于答复引起的巨大反响,省教育厅再次回应: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没有充分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情况下,不会匆忙出台相关政策。
为什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相继在小升初提交建议和提案?这与小升初当前的“乱象”有关。回顾广州小升初的招生改革过程,其路径发生过多次变化。以前,小升初以“统考成绩”论输赢,走的是一条彻底的“考试路线”;后来,《义务教育法》要求免试就近入学,电脑派位和对口直升取代了小升初考试,走的是一条“免试路线”。现在,有没有一条“中间路线”呢?
“中间路线”原本没有,但现实中许多学校还是找到了。近年来部分公办初中一手在电脑派位和对口直升中使用“免试牌”,一手在择校考试中使用“考试牌”,他们找到的“中间路线”,促使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风”大热,择校考成为当下“拼爹”的代名词。现在,部分城市的民办初中又找到了“电脑派位+自主招生”的“中间路线”,看上去挺美,兼顾公平与竞争,但实际上,“中间路线”是行不通的。
从根源上说,民办初中的“中间路线”既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又违反了《民办教育促进法》。以“和稀泥”的做法,试图搅和“考试”与“免试”,只会引起小升初更大的乱象。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对于公办学校,应该通过增加投入均衡发展,才能减少择校现象;对于民办学校,应该规范其招生行为,取缔各种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