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小升初择校“高烧”不退怪谁?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广州小升初择校“高烧”不退怪谁?

2015-01-12 15:44:00     标签:小升初资讯

教育资源不均衡,就像医疗资源等公共资源不均衡一样。优质资源向大城市集中,大城市再向所谓的市中心区集中。在优势资源分配不均,且很可能分配不公的 现状下,不少人已体味了其中的心酸,便更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又尝一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孩子创造尽可能好的条件,要想真正让小升初的择校热降降温,只有 真正做到教育资源均衡化,资源分配公开化、透明化与公平化。否则,小升初的各种奇葩新闻仍会不绝于耳。

对广州的家长和孩子来说,小升初无疑是一场恶战。考试拼娃,考前拼爹妈。光是简历就足以令人咋舌:一百多页、有一半是用铜版纸的小升初简历,一份成本 高达200余元。为了确保自家孩子能够在激烈而残酷的小升初中胜出,有些家长更是不惜从网上买各种证书,来为孩子简历“贴金”。你以为这是段子?这就是我 们的现实生活,只不过它如此魔性。

据统计,广州市每年大约有12万小学毕业生,有4万多即三分之一的小学毕业生会奔走在小升初的择校路上,争夺20多所名校近4000个学位。录取比例之低,也难怪家长们焦虑难耐,各出奇招。

小升初,择校热高烧不退。苦了家长,难了学生。试想,为了让孩子小升初时有华丽丽的简历,家长就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如此着急心态下地填鸭式教育, 孩子能真的爱上音乐或是画画吗?真的做了几道奥数题就能喜欢上数学吗?想必结果是南辕北辙。或许能学点皮毛,但搞不好学习兴趣和热情就被一股脑浇灭了。孩 子可能因此听话了,乖巧了,能有希望升入有名中学了,却也丧失了原本该是热气腾腾的童年,少了好奇与探索。

明明有就近的学校不上,非要买名校学位房,非要削尖脑袋挤名校,剥夺自家孩子原本快乐的童年,家长们这么可恶?这何尝不是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下,家长们为了尽可能保障孩子一个可能的美好未来而“痛下毒手”。

教育资源不均衡,就像医疗资源等公共资源不均衡一样。优质资源向大城市集中,大城市再向所谓的市中心区集中。农村是被遗忘的,那里的山清水秀不再,贫 瘠而凋敝。中小城市是被遗忘的,发声的多是北上广深这样的超级一线大城市。在优势资源分配不均,且很可能分配不公的现状下,不少人已体味了其中的心酸,便 更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又尝一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孩子创造尽可能好的条件,比如小升初,上名校。在人们朴素的感性认识里,认为接受优质教育资源是体面而 又有保障的生活的敲门砖,是进入精英阶层的重要渠道。尤其在家庭背景、天赋能力差不多的情况下,这几乎是最可能的渠道。如此,家长们拼尽全力,无论是买间 贵得离谱的学位房,还是制作很唬人的简历,奔跑于各种培训机构,便也不稀奇了。

说好的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素质教育,到了现实中变味走形。批评家长的“急功近利”,收效甚微。当然,顶级土豪们的孩子未来能继承数以亿计的财 富,自然可以不在乎什么小升初,有钱任性。但大多数是普通人,只能遵循主流的生活方式与游戏规则。无论是贵得离谱的学位房,还是名目繁多的各种补习班,拼 尽全力的背后,是多少的无奈。为了让孩子未来尽可能过上有尊严、有保障的生活,家长和孩子能选择的余地其实很少。毕竟,上升之路那么有限与逼仄。

要想真正让小升初的择校热降降温,只有真正做到教育资源均衡化,资源分配公开化、透明化与公平化。否则,小升初的各种奇葩新闻仍会不绝于耳,“丛林法则”仍会让孩子们失去本该有的童真与热情。

点击显示
上一篇:中大附中“逸仙杯”数学冬令营通知
下一篇:广大附校2015小升初招生报名条件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