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民办学校排名 解读深圳民办学校排行榜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深圳民办学校排名 解读深圳民办学校排行榜

2011-08-08 20:20:43     标签:小升初资讯

2011年1月,做了11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的网大首次把目光投向了基础教育,并发布了“2011民办中小学排行榜(深圳)”,“深圳清华实验学校、深圳市石岩公学、深圳东方英文书院”分获榜单三甲。“目前深圳花在全市民办中小学教育的财政经费不到总教育财政经费的1%,民办中小学却承担着全市40%以上的中小学教育任务,希望今后能加大这一财政投入。”

76%的民办中小学在关外

网大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排行榜数据上看,罗湖、福田、南山这三个教育资源丰沛的原特区,民办教育是对公办教育的补充,但在宝安和龙岗两区,为解决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和部分户籍人口子女就学问题,民办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挑大梁的角色。”网大相关负责人称,在深圳调查的255所民办中小学(排行榜剔除了无数据或数据不全的学校,实际列入排名的为237所)中,除盐田区外,各区都有民办中小学。其中,宝安拥有94所,龙岗拥有83所;罗湖、福田和南山则较少,分别只有23所、10所和13所。也就是说,76%以上分布在原“关外”的宝安区和龙岗区。

不过,网大相关负责人直言,尽管深圳目前已无特区内外之分,但“关”的印记依旧明显,教育资源这一严重影响民生质量的因素,被切割成两重天。公立中小学,特别是其中的名校,几乎尽在深圳原关内,尤以福田、罗湖为多,如四大名校“深中”、“深外”、“实验”、“高级”中学等。

在此次“深圳民办中小学排行榜”20强中,绝对数量占优的是宝安区,达到7所;龙岗次之,为5所。但从20强数量与各区拥有的民办中小学数的占比上看,福田和罗湖分别以20%和8.69%居于前两名,即这两区为数不多的民办中小学中,其强势学校占比较大。

部分民办学校负债办学

相对于公立学校而言,网大相关负责人认为,民办学校的个性化相对较强。“深圳民办中小学的举办者,基本由私营企业家、企业法人或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几类构成。其中不乏抱负不凡、商业才干显著的才俊,作为学校第一代的创始人,各有各的思想和办学纲领,以及不同的做事风格和市场定位。”

“深圳市民办教育调研课题组”2009年曾对全市万名家长进行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的家长认为民办学校提供了更有特色的教育,9%的家长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才把子女送去读书。

数据还显示,从深圳民办中小学的整体构成看,约有1/3的民办学校,拥有较为稳定的资金来源,办学条件较优越,其定位、特色与收费(每学期2000元—26000元人民币之间)也较为高端,易被外界称为“私立学校”乃至“贵族学校”。

而另有2/3以上的民办中小学属于中低收费学校(每学期收费在800元—2000元之间),有“民工子弟学校”之称,主要解决部分居民“有学上”的问题。受启动资金、办学经验、师资与生源等诸多限制,一些学校所收学费仅够支撑日常开支,校舍以租赁、借用为主,有的甚至负债办学。

【对话网大】

网大:寄望对民校进行数与量的微观解读

做了11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的网大为何首次把目光投向了基础教育,并一开始就选择了对民办中小学进行调查排名?榜单为何以深圳为调查城市?

南方日报:网大做了11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为何首次把目光投向了基础教育机构评价领域,并以民办中小学教育为起点?

网大:对于教育需求极为殷切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言,民间资本对中国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民办学校(特别是民办中小学)之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价值,鲜有人在公众层面给予适当肯定和客观评价,尤其是数与量的微观解读。

南方日报:为何选择深圳作为榜单的调查城市?

网大:去年12月底,中国教育部网站上公布了“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的试点地区和学校”的消息。在四项细化改革中,深圳参与了其中三项,即“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办法;清理并纠正对民办教育的各类歧视政策,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探索公共财政资助民办教育具体政策,以及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等。

此外,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将深圳市列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同时深圳还被列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改革和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两大专项改革的试点城市。

南方日报:榜单为何不将公办学校一同纳入进行对比?

网大:公立中小学因财政投入、生源、师资待遇、办学硬件等方面的垄断性质,其人力资源和物资投入及成果输出皆非市场行为,这次排行榜暂不将其纳入评价范围。民办中小学具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竞争的优胜劣汰为手段,以实现教育资源充分合理配制、效率最大化为目标的特性,如果以客观、有序的数据来解读这一市场地位和贡献,是具有“消费指数价值”的。

这一榜单中所采用的数据,全部来自政府教育部门、谷歌及百度搜索引擎、各机构的官方网站及网大对相关机构在岗人员的实际调查。

南方日报:此次榜单设置是否有改进空间?

网大:目前,网大民办中小学排行榜(深圳)只选择了(经济)规模度、关注度和透明度三项指标对这些学校进行考察,还不能非常细致地反映各学校的特色基本面。因此,进行更加个性化的案例研究,是网大未来要做的。

【榜单10强】

注:排行榜采用三级指标体系,“一级指标”由“规模度”、“关注度”、“透明度”三项指标构成,三者分别所占的权重为40%、30%、30%。。“二级指标”由年营业额、baidu收录、google收录、学校是否拥有网站等7项指标构成。“三级指标”由学校网站有无开设论坛或留言板,以及是否公布营业额、在校生人数、师资状况等9项指标构成。

【评论】

民办教育迎来转机

吕冰冰

在深圳,中小学学龄的孩子,是读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大部分的深圳市民的选择顺序一定是这样的:公办名校——普通公办学校——民办学校,“门槛”最高的是以深中、实验、外国语、深高为代表的公办名校,然后是各区重点,然后是一般学校,在布吉这样人多资源紧张的地方,孩子挤不进公办学校,家长们才会选择民办学校。这样的选择是很现实的——在基础教育领域,从财政投入、师资水平、硬件设施各方面去比较公办与民营两大教育阵营,二者的落差都是巨大的。

目前深圳花在全市民办中小学教育的财政经费不到总教育财政经费的1%,但民办中小学承担了全深圳中小学教育40%以上的任务量。民办教育对深圳教育、对深圳人的贡献有目共睹。但这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现状。深圳的民办中小学质量整体偏低,绝大部分的家长对民办学校缺乏信任和信心。

好在,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的时候,民办教育的转机到了。在今天举行的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深圳市政府提交给人大审议的有关民办教育的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大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投入,民校学位补贴标准逐步向公办学校看齐。这是对民办教育的“输血”,如果迅速实施,对民办学校直接的提振作用不言而喻。因为民办学校与市场天然的关联度,也决定了政府的投入会经市场之手实现最优化。

而民办教育的另一个转机——高端的“私立民校”在深圳也许到了一个生根开花的时候。民办教育不应只是低端的、质次价高的形象,我同意网大的这个判断——民办学校的生存环境、办学机制与学校举办者的商业才干,加上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决定了深圳再经过若干年的不懈积累,注定会产生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办学成果卓著、拥有较高社会关注度的“私立名校”。

对教育多元化的需求也是一个城市的正常需求。小众的、个性化的、高端优质教育本身就应该由市场来提供。当英美私立学校扎堆来深圳推介学位仍然供不应求时,我们知道,深圳的家长的选择非常多元化。但谁是名校、谁的办学质量高、透明度高、社会的关注度高,也需要社会化的评价。我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看待网大的民办中小学排行榜。那些有志于成为名校的民办学校,不只要习惯被审视,更应该主动面对社会的审视,也应该经得起审视。

点击显示
上一篇:广州“小升初”择校考试仍有奥数
下一篇:2012小升初:专家建议五年级开始准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