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初中恢复分科教学被质疑课改失败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深圳市初中恢复分科教学被质疑课改失败

2012-08-09 16:01:57     标签:小升初资讯

今年,全市调整初中课程结构,从9月的初一年级开始,将把原先的科学、历史与社会两门综合课程改为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分科课程,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继续以校本课程形式进行综合课程教学实践。由此,曾经在全国率先实行初中课程综合化改革实验的做法遭到质疑,课改“失败”、改革“终止”的声音也纷至沓来。针对此,深圳教育部门回应称,无论分科还是综合的学科设置,都是改革的进行时,它并不反映课改的核心及最终成果。

不以“分”“合”论成败

多年来,我市致力于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2010年以来,承担了3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任务,其中一项为中小学课程改革。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中小学课程结构及课程设置,明确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初中阶段的综合课程或分科课程都是国家为推进课程改革而设置的课程,选择科学等综合课程或者选择相应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分科课程,都符合国家推进初中课程改革的规定和要求,都是进行课程改革的课程选择。因此,综合课程或分科课程的选择,既不是评判一个省、一个市是否进行课程改革的标准或标志,也不是评判一个省、一个市课程改革成功与失败的标准或标志。

课改沿革

我市课改起步早有特色

自2001年开始,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从国家的制度建设和各地的课改探索来看,突出表现为:在教学观念上,实现了从重“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到重“发展(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观念转变;在课程结构上,设置了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在学科建设上,制定了各门课程的国家课程标准,规定了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在教学过程上,实现了从“重教”(教师的教的过程及内容)到“促学”(学生的学的过程及质量)的主体转变;在教学评价上,探索了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成长的发展性、综合性评价体系。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首先在义务教育阶段启动课程改革,同年我市南山区作为首批国家级课改实验区就开始了课程改革。

深圳课改以其率先起步、全程参与、全面推进、特色发展的特质,一直受到全国各界的高度关注,为全国课程改革创造了研究样本,提供了新鲜经验。2012年2月28日在北京由教育部基教二司组织的课程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会上,和3月19-20日在上海由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组织的“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座谈会”上,深圳都被选为代表城市,分别作了中小学课程改革经验介绍,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肯定和好评。

建立多样化评价体系

以改进和发展为导向,创新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我市基本形成发展性学校评价体系。随着学校进入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如何评价学校发展水平,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新问题。我市2009年就着手研究制定以学校内涵发展为重点的学校评价体系,评估体系包括领导与管理、课程与教学、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五类一级指标,涵盖学校内涵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以促进师生发展为根本,创新师生评价办法,基本形成多样化的评价格局。研究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办法,采取分层评价方式分别对教师进行专业发展评价。构建了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完善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和学分制管理办法,改变了用单一成绩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做法。

其中,布吉高中、滨河中学、六约小学等学校探索建立了“星级教师”评价机制。罗芳中学以学分衡量学生学业和德育表现。

校本研修制度形成

以搭建专业发展高端平台为抓手,我市创新继续教育模式,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

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打造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近年来,我市着力搭建教师继续教育高端平台,筹办16期“深圳教育论坛”,邀请境内外内知名教育专家与我市教师同台论道,开设了“特色讲座”、“名师大讲堂”,着力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形成了适应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培训体系,针对新教师设计了岗前拓展体验式和参与式培训;针对刚入职教师提出了“明师工作坊”,培养新教师常规教育教学能力;针对成长教师开发了“五段互动式”培训,通过专家讲座、新秀授课、现场点评、同行辩课、研修反思五个阶段,着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针对骨干教师,建设“名师工作室”、开展海外培训。

目前,我市已建立18个省级名师工作室、28 个市级名教师工作室、19个全市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2006年以来,全市共有3000多名教师分赴美、英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培训。我市学以致用的培训方式得到教育部的充分肯定,特别是“五段互动式”培训,被教育部命名为“宝安培训模式”,向全国推广。

课改难点

转变教学方式

转变教学方式,一直是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我市采取课题引领、教研推动、基层创新的方式,推动课堂教学方式变革。在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行为、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我市规划了一批“草根”课题,引导广大教师在岗位中研究,在实践中深化,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团队合作、自主学习、快乐学习。建立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教研机构和学校“三结合”的行政、研究与实践协作机制,走进课堂,总结提升原创经验,努力在备课、教学、作业、评价等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推动特色发展。

全市分区召开“深圳市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基层创新工作现场交流会”,确定不同主题,由多所学校同时展出,各区相互交流,展示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经验新成果。目前,我市课堂教学改革已进入创新教学方法、建构课堂教学模式的新阶段,形成了自主探索、百花齐放、个性发展的良好态势。

课改“重头戏”

培育精品课程

以精品校本课程开发为着力点,全面落实国家课程,不断优化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2010年以来,市教育局重点推进德育、体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校园文化、课程改革等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强调特色课程的支撑,强调在学生全面发展上的个性发展,强调在学校整体发展上的特色发展。目前,全市中小学培育了很多办学特色项目。每一类特色项目,都有一大批学校同时在创建,都产生了一批领军学校,形成了中小学办学特色的百花园。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有各种各类选修课程5000多门,有精品校本课程 1000多门,有特色的地方课程20多门。

其中,深圳中学开设的选修课程覆盖8个学习领域和17个科目,共100多个模块,形成了完整的选修课程体系,确保每个年级1000多名学生能够面对总数近400种的个性化课程选择,在全国课改中被誉为“深中模式”。南山区育才中学开发145门校本课程,并建设青春读书课、时事论坛、心理修养等20多门精品课程,成为广东省“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样本校” 之一。宝安中学编写出版国内首部中小学生生存教育读本《学会生存在中国》、国内首部应急避险教育《应急求生教程》、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及教育部相关部门审定并由教育部向全国推广使用的《初中公共安全教育读本》。

点击显示
上一篇:2013年深圳小升初优秀学生推荐系统
下一篇:考上名校后,该不该给孩子买iphone4s?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