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小升初育历久弥新的话题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备战小升初育历久弥新的话题

2011-07-13 16:36:15     标签:小升初经验

关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衔接问题,早在1981年于漪就曾撰文阐述过,她还打了个非常生动的比方,“就好像接力赛跑一样,一棒接一棒,切不可慌急慌忙地把棒掉到地上,影响前进的步伐和速度”。然而,20年来,这种“慌急慌忙”的毛病并没有完全消失,“把棒掉到地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进入新世纪,教育部出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其中“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的思路,从国家课程标准的高度再一次提出了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衔接问题,使其成为历久弥新的话题。

一、 九年一贯:中小学语文教材要贯通

语文教材,是语文学科教学使用的课本。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需要凭借课本;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掌握知识技能也要凭借课本。一套理想的教科书不但科学地规定了教学的内容和步骤,而且合理地规范了教和学的方法。中小学语文教材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因素。

现今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一直是实行“两纲两本”的政策,即中学、小学各有《语文教学大纲》,中小学根据各自的《语文教学大纲》编写语文教材。应该说,近十几年来,中小学的语文教材建设是十分繁荣,蓬勃发展的。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都出现了“一纲多本”的好现象,而且,每套教材都以先进的语文教育理念为指导,整合语文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人文体系。就拿苏版张庆主编的小学语文教材和苏教版洪宗礼主编的初中语文教材来说,张氏教材“新、实、科、简、美”,洪氏教材“单元合成,整体训练”,可说是特色鲜明,风格独具。

然而,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尽管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制定过程中,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方面是相承着的,但这种相承表现得不甚明了。在小学语文教材和初中语文教材中,这种相承性就更显得不力,无论是体例、形式,还是知识能力链都有着明显的差异。有的小语教材中反复强化的习惯到中学消弱了,有的在小学阶段已经形成了能力和初中还得从头开始。总之,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出现了不接轨的现象。教材的不贯通倒致教学的不接轨,教学的不接轨往往会倒致“把棒掉在地上”。

现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出台,呼唤九年一贯制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诞生。中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应联袂合作,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制九年一贯制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在四个学段上,从形式、体例、梯度、体系、风格等方面贯通起来,从而搭起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共同的平台,让中小学语文教学走到一起来。

二、 共同切磋: 中小学语文老师要沟通

勿庸讳言,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不沟通,也是造成中小学语文教学不衔接的重要原因之一。

孩子从小学生变成中学生,看起来是跳了一档,实际上不过是升了一个年级而已,从《语文课程标准》的角度讲只是也不过跨了一个学段,所以,教师在认识上不能把学生“拔”得过高,不能埋怨:你现在是中学生了,怎么还这样的呢?要给学生一个时间梯度和适应梯度。

不管怎么说,中学和小学还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两个大学段。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对于小学语文的基础,初中教师还是要再弄清楚。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前三个学段上,不一定能在每个学段结束后都能达标,缺陷累积到第四学段,学生个体的差异势必十分明显,因此具体到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知识面、能力结构、情感水平等都要心中有谱,从而了解传过来的“棒”的特点,这样,才能找到初中语文教学的起点和切入点。

此外,学生在学习中,习惯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再加上年龄的因素,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不一定发挥得怎么充分,初一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势必不够,如果一开始就对学生生放得过多,他们往往不会利用,还得教师多搀、多扶,有计划地督促,“逐渐去扶翼,终酬放手愿”。

促进学生中学小学语文学习的融通,有一个优势是要充分发挥的,那就是从小学跨进初中,他们都有一股强烈的愿望,希望有个好的开端,学得更好些,这就是推进力。初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这种推进力。首先,要鼓励学生,再扬学生学好语文的风帆。肯定他们在小学语文学习的成绩,树立典型,描绘前景;其次,把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作为重中之重,哪怕起点低一点,起步慢一点也不要紧,这时的低和慢是要强硬他们“习惯”这个翅膀,以致飞得更高更快;第三,指导学法,培养自学能力。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生一进入初中,就要把自学能力的培养作为着重点之一,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在语文学习的实践中教给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学能力,为最终实现九年义务教育语文学习的目标添柴加油,增加后劲。

由于中小学管理渠道的不一致,再加上绝大多数中小学校校轩的分立,因此,中学和小学的联系就少,教研则无,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共同切磋就显得少而又少了。初中语文教师不了解小学生特点,不了解小学语文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不了解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小学语文教师也不关心初中的语文教学。因此,加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中小学校语文教师的沟通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彻底打破“不相往来”的局面。

中小学语文教师沟通的内容主要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应该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师共同执行的语文教学纲领。《语文课程标准》应该成为沟通的重要内容。其二,中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不同学段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应该是中小学语文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其三,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操作系统,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结构、内容和方式等。

中小学语文教师沟通的方式主要有,其一阅读有关中小学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书、刊、报,不能中学的不看小学的,小学的不看中学的;其二,有组织有计划有专题导开展中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有时,完全可以把初中和小学的语文教研活动放在一起来搞,把初中和小学的语文教学纳入一个体系中研究;其三,经常性的听课、评课和说课等活动。

三、顺利过渡: 中小学生语文学习融通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有在教材上衔接贯通、教学上衔接沟通的基础上,关键是要落到学生学习的衔接融通上。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作为重中之重,哪怕起点低一点,起点慢一点也不要紧,这时的低和慢是要强硬他们“习惯”这个翅膀,以致飞的更高更快;第三,指导学法,培养自学能力。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生一进入初中,就要把自学能力的培养作为着重点之一,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语文学习的实践中教给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学能力,为最终实现九年义务教育语文学习的目标添柴加油,增加后劲。

点击显示
上一篇:初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体会
下一篇:备战小升初衔接问题与对策研究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