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奥数网 正值小升初冲刺的紧要关头,现在很多孩子不会写作文,家长往往比孩子还着急,给孩子报辅导班,陪孩子一起上课,前面孩子认真听讲,后面家长奋笔疾书,等着回头向孩子反刍。然而,家长的这个辅导方法却难免弄巧成拙。下面和大家详细分享郑州小升初名师在教学中的感受。
一
还记得两年前刚开始接手辅导一个小升初班的情景。前排几个学生,后排坐几个家长。那节作文课,开写之前,老师不厌其烦地把写作要求、思路结构、技巧等等讲得明明白白。“现在,大家开始动笔。”一声令下,诧异的景象出现了:孩子不约而同地回头望着家长,后面有两个母亲搬着凳子“噌”地坐到了孩子身边,低头私语。
“咦,你们这是干什么呢?”我大惑不解。
“辅导孩子呢。学校老师都这么要求的,孩子写作文家长要帮忙辅导,确保孩子作文过关。”负责的家长满脸的自豪。
“你们辅导作文,我这个做老师的干嘛呢?小学阶段的作文,贵在我手写我心,童心童趣是一篇优秀作文所必备的。何况你们有多高的水平呢?我这里家长中不乏小、中、大学的老师,不乏专事舞文弄墨的记者、文员,但这些家长用成人的思想、成人的深度辅导孩子,写出来的作文是小孩子说大人话,言语乏味面目可憎。毕竟隔行如隔山,切勿越帮越忙,老公公背儿媳妇----出力不讨好。交了学费来我这里,需要你配合的你尽力做到就行,该我做的事,你也不用抢,孩子成绩出不来,你再找我说事不迟。”
一番言语,家长们反倒如释重负:“王老师,我们也不想这样啊,学校老师要求我们必须辅导孩子作文,我们也是受尽了难为;不管吧,不是好家长;管吧,掌握不住轻重。”
沟通之后,再没出现这类情况。没多久,这两个孩子的作文在学校也就扣一、二分,其中一个男孩进入了当时河南省竞争最激烈的一所初中,录取比例30000:300,事实如此。
小升初阶段,一直觉得家长是个统帅。选准辅导老师,做好后勤工作,对孩子因势利导。老师就是军师兼总教头,摆兵布阵,训练士兵,纵观全局,理论与实战结合。孩子就是冲锋陷阵的士兵,只要平时训练有素,一旦冲锋陷阵,无往而不胜。
近来一些事情屡屡让我有所触动:辅导班上,前面孩子认真听讲,后面家长奋笔疾书,等着回头向孩子反刍;一道奥数题,家长和孩子研究讨论,共同解答。我常常戏曰:等孩子读博士了,咱们不也得读成博士后?
不可否认,家长这样陪学,比孩子自己钻研省时省力见功效,尤其是奥数。不过学习不仅看结果,学习的过程(困惑、思考、错误、正确、失败、成功)也是一个孩子能力获得的过程。孩子蹒跚学步是需要家长们助一臂之力,但一直陪在身边的拐杖是否长期奏效呢?
下面是一篇课文《桃花心木》
桃花心木
乡下老家屋旁。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几丈高的一片树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子很高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
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我越来越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
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二
中国自古是出圣人的地方,甘为人梯、舍己为人、都是被人讴歌的崇高品质。作为父母自然也是当仁不让。和孩子一同成长,当下已经被大多数家长认可接受了。是放下身段,和孩子保持一致高度,陪着他成长呢,还是不浪费自己多吃的这几年咸盐,始终在精神上引领孩子,在宏观上指导孩子呢?当代最伟大的父亲--傅雷,培养他的孩子傅聪成为钢琴艺术家的道路上,倾注的更多的是思想上的交流,世界观的培养。在他孩子学习钢琴的时候,老傅同志估计是该干嘛干嘛,要不他那么多的译著是怎么来的呢?
眼下太多的父母为了孩子甘愿放弃自己的追求,甘愿做孩子生命中的一个点缀--孩子是生命中的所有,倾尽所爱,竭尽所能。心理学上似乎说过:爱,其实是一种控制。对某个人付出过多的爱,其实是得到了更多的控制权。
我个人觉得,爱的过程,是参与者共同成长、共享快乐的过程。我们并不是神,虽能自我牺牲,但很难不求回报。一旦这样,对接受者来说,爱真的是一种负担。况且,世间任何人和事都不要让它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唯一,不要爱某个人超过自己,即使这个人对自己来说无比重要。爱人也罢孩子也好,都仅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也许在某一时期是最重要的,但长期在生命中占百分之百,真的有执着之嫌疑了。
父母不应一直做孩子脚下的铺路石,当孩子登上成功的巅峰时,只能高高地仰视着那个高度的精彩。父母有自己的人生追求,自己也在攀登一个理想的高度。当孩子优秀时,自己的生活同样精彩。
分享舒婷的《致橡树》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