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惩罚中受到教育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让孩子在惩罚中受到教育

2011-07-11 11:09:17     标签:小升初经验

惩罚教育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什么是惩罚?惩罚应该是警示行为,是告诉人们什么不可以做,做了会有什么后果。

一讲到惩罚,人们就会想到进监狱啦、交罚单啦、写检查啦、站墙角啦、打屁股啦,等等。伴随着这些行为的是紧张、压力、害怕、恐慌……

当然,社会必须运用“惩罚”的手段去维护社会的秩序。

但是,对孩子的惩罚可以成为一种积极的行为,在向孩子演示社会生存法则的过程中,让孩子学习到一些东西。因此,惩罚孩子同惩罚社会上违反社会法规的成人,应有本质的区别。

惩罚孩子应记住五个原则:

、惩罚孩子的时候,首先一定要注意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保护好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好的就是好的,错的就是错的,不要一错百错,全盘否定。即使是“走错一步,满盘皆输”的情况,也要着重指出错误的关键,不能让孩子的心理全面崩溃。

、惩罚的目的是警示孩子什么不可以做,做了会有什么后果。不是为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而是为教育孩子而惩罚孩子。

换句话说,惩罚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因此,有的时候,如果不惩罚孩子也能让孩子知道什么不可做时,既然教育孩子的目的达到了,也可以考虑不惩罚孩子。

有人把它看做“惩罚的艺术”。据说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担任某小学校长时,看到一位学生用泥块砸另外的同学,就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到办公室去。放学后,陶先生来到办公室时,那位学生早已等在那里。先生没有批评他,反而掏出一颗糖给他,说:“你按时到,我迟到了,奖给你。”

学生惊疑不定地接过糖。

接着,先生又掏出一颗糖,说:“我制止你用泥块打人,你立即住手,我应该奖励你。”

学生疑惑万分地接过糖。

先生又掏出第三颗糖,说:“根据我的了解,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有正义感,这颗糖也是奖给你的。”

这时,学生激动得流下眼泪,说:“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

陶先生笑了,又掏出第四颗糖:“这颗糖奖给你,是因为你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好啦,我的糖给完了,我们的谈话也完了。”

陶先生的这种“惩罚”,一定会让孩子永世难忘!

三、告诉孩子:家长、老师也是凡人,也会犯错误。家长、老师犯错误也同样要受惩罚。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孩子百分之百是处在被惩罚一方。因为孩子是天生的 “受教育者”,而父母则是天然的“教育者”。这个观念显然有问题。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也可能犯错误,正确的原则应该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很多时候,父母惩罚自己的错误,更会对孩子起到不可估量的“惩戒”作用。

在阿莱希欧博士家厨房的墙上,挂着一个用木头做成的小屋子。旁边围挂着六只也是用木头做的可爱的小狗,每只小狗身上都写着名字:爸爸、妈妈、泽克、杰西卡、科迪、爱瑞卡。阿莱希欧博士告诉我,谁犯了错误,谁的小狗就会住进小狗房受惩罚。不论是爸爸,还是妈妈,谁也没有例外。如果自己觉得自己认识到错误了,可以把代表自己的那只小狗从小房子中挪出来。

四、谁都会犯错误,但不是谁都会改正错误。受惩罚不要紧,要紧的是改正错误。关键不是惩罚,而是接受教训,改正错误。

要让孩子懂得,承认错误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勇于承认错误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课。美国有一句话:“一个不会说‘对不起’的人,就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中国文化很看重“面子”。丢“面子”是件很不能让人容忍的事。爱“面子”,如果是指爱惜自己的名节,珍重自己的清名,那当然是好事。但为爱“面子”而文过饰非,或执迷不悟,则是很要不得的。承认错误,才能改正错误;承认错误,也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五、要让孩子能坦然地对待惩罚。既然犯了错误,既然有明文规定的惩罚,既然惩罚已不可避免,就要坦然地对待惩罚。说重了,这是尊重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说轻了,是遵守“游戏规则”,没有规则,“游戏”就没法玩下去了。

比如踢足球,既然犯规了,即使是被罚点球,也要坦然对待。不服,就不要犯规;要避免惩罚,就要避免犯规;犯了规,就得接受惩罚。

但是,要避免“屈打成招”,也要避免都惩罚完了,孩子还没有承认错误。孩子没有认识到错误,惩罚就没有起到作用。承认错误,才能改正错误;承认错误,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然而,所谓的惩罚,绝不是无论中式还是美式的摧残孩子心理的体罚,更不是打人!

这五个原则的意义在于,把惩罚的行为变成一种积极的、有意义的行为,而不是一种消极的、被动式的、“救火队式”的行为。

给你一次机会,还我一个奇迹!

点击显示
上一篇:亲子教育:“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也能成才
下一篇:如何改正孩子偏食的毛病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