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孩子做题不敢做 生怕里面藏陷阱
如:“请把上题中数量小于3的一幅图找出来”,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西正在做家庭作业,这道题并不难,题中共画了3幅图,一幅是5个苹果、一幅2支铅笔、一幅是3个梨。
可是小西却被难住了。“这道题不可能这么简单,里面一定还有什么我没看出来的,比如5个苹果减去3个梨是2,这个是不是也应该选出来呀?”
“我发现这孩子做难题做的已经不会做容易题了,好像一道题不绕几个弯子就不是题,如果不能从表面意思中找出隐含的意思就肯定掉‘陷阱’里了,都是做那些奥数题闹的。”女儿的回答让李凌有些束手无策。
让李凌感到更加困惑的是,孩子学的东西越来越“别扭”了,有话决不直着说,总得绕上几个弯才行,“在奥数这个‘数学杂技’的带动下,各个学科似乎都开始向‘杂技’训练方向发展了”,李凌说。
刚上学的那几天,一次,小西在家里不停地嘟囔着:“明天”、“昨天”、“昨天的昨天”……
原来,老师为了让孩子们弄懂时间概念,出了几个题:昨天的前天是哪天、明天的明天是哪天、昨天的后天是星期几、明天的前天是星期几?
“我知道老师是让孩子搞清楚昨天、今天、明天以及前天、后天等的关系,其实,让孩子知道明天的明天是后天,昨天的昨天是前天就完全可以了,日常生活中谁会问你明天的前天是哪一天呢?”李凌说。
都说孩子的思维能力是可以训练的,“但是也不是这么个练法”,李凌说,孩子在令人混乱的文字游戏中很难真正提高思维能力。可在现实中,像李凌所说的为了“绕”而“绕”的题目随处可见。
在一个著名的奥数网上,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每天都写一篇日志来记录自己的小升初历程。在他的日志中几乎每天都会出一道奥数题向大家求解。
在一天的日志中,他这样写到:
“今天的题有点神经!上午8点8分,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8分钟后,爸爸骑摩托车追他去,在离家4KM的地方追上了,然后爸爸立即回家,到家又去追小明!!!!(神经的老爸!吃饱了撑的!)再追上小明的时候,恰好离家是8KM,这时是几点几分?”
处处难为孩子的变态逻辑向幼儿园蔓延
当水把一个平面填满之后,自然就会向下流,这种“绕”孩子的状况也不例外。
“您没给孩子报奥数呀?”开学近两个月了,李老师忍不住问家长冯先生,“每年那么多课外班里,英语和奥数报名的孩子最多,报这两个班将来对孩子的升学很有帮助”。
李老师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家长冯先生是一个3岁7个月小姑娘的父亲。
开学不久,幼儿园就给每个家长发了一份课外辅导班的课程表,有英语、舞蹈、美术、武术、泥工、科普等,其中还有一门课叫数学训练,“我觉得这门课有点儿可疑,特别怕跟奥数有关”,冯先生说。
冯先生知道自己同事上小学的孩子几乎都在学奥数和英语,大人累、孩子更累,冯先生也知道自己的女儿将来也免不了“遭这个罪”,“可是我没想到这一切来得这么快”。
“您不让她学,可别的孩子都学呀,现在让她接触难题将来上学再见到这些问题时就不觉得难了,您现在让孩子轻松了将来就有人难为她了。”李老师这样给冯先生解释。
“我看这根本就是在难为孩子。”这句话冯先生没敢当着老师的面说,但是心里却升起了一股无名火:“这种美其名曰为了孩子而想方设法给孩子出难题的‘变态’逻辑真是让人气愤。”
上个周末,老师发给每名家长一张塑封好的作业纸,让查字典助孩子复习巩固有关个位和十位的知识。
冯先生按照老师说的方法,用彩色笔画了一串5个珠子,让女儿数数,女儿说是5个,于是,冯先生在这串珠子下面写下了“5”;然后他在这串珠子左边又画上了一串10个珠子,还让女儿数,女儿缓慢地数出了10个,“那你说这里有几串这样的珠子呀”?“1串”,女儿回答,于是,冯先生便在这串珠子下面写下了一个“1”。“不是10吗?你怎么写了个1”,女儿问,冯先生给女儿解释这个1代表1串10个珠子,是十位。可是,任凭冯先生怎么解释,女儿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在10个小珠子下面写上“1”。
“我记得自己到小学才真正知道什么叫个位什么叫十位,这对于仅仅3岁多的孩子来说太难了,她根本就不可能理解。”冯先生说。
“羊群效应”在作怪
“这是一种‘羊群效应’在作怪。”山东的贾先生说。
贾先生是一名大学教师,他的儿子刚上小学。贾先生发现刚上学两个月的孩子却对学校的课程怎么也提不起兴趣来。“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还是很积极的,为什么到了小学就没有积极性了?”
贾先生很纳闷。仔细了解后发现,原来儿子这两个月的课程,早在幼儿园小班就学过了。他认真翻看了儿子一年级的数学课本后发现,整个一年级的课程几乎都在大班学完了。
“这样重复学习,孩子怎么能有兴趣?”贾先生很忧虑。
冯先生也有类似的忧虑,她的女儿现在汉语拼音已经从a、o、e学到了g、k、h,据班里老师介绍,到这学期结束的时候会学完所有的声母。
所谓的“羊群效应”是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尽管拦路的棍子已经不在了。
虽然全国各地都在对以奥数为首的课外辅导班进行声讨,主管部门的“严惩”之声也不断,但是,对于“羊群”中的羊儿们来说,只能看着前面的羊,只要前面的羊跳了过去,它一定也会跳过去的,甚至跳得更高。
那位在论坛上天天写日志的小学生在做一道题“4444=11”时,是这样写的:4的阶乘除以4的开平方再减去4除以4的商。
看来这只“小羊”跳得很高。
我和数学就像古龙小说中的两个高手,一见面我就知道自己一定会败
“羊群效应”真的能让“小羊”越跳越高吗?
蔡先生的女儿晓晴刚熬过了痛苦的“小升初”。晓晴是个文科极强的孩子,特别喜欢古典文学,《古文观止》中的篇目是父女两个经常聊天的话题。
但是,晓晴非常惧怕数学,不仅惧怕复杂的奥数题,连简单的算术题都害怕。
那天,蔡先生和女儿无意间聊起了区时,便找出一本地理书给女儿讲起了经度、纬度,没想到女儿一下子紧张起来,“爸爸,这个太难了,我弄不懂”。“一点儿都不难,就是简单的计算。”蔡先生说。
但是,女儿已经没有任何兴趣再听蔡先生讲下去了。
数学一直是女儿的“短板”,为了让女儿能把“短板”稍微提高一点,蔡先生让女儿参加了奥数培训,尤其是在备战“小升初”的那段日子里,晓晴每天都在不停地做题,反复地计算。
最终,晓晴的数学并没有进步多少,但是对数学的惧怕却在与日俱增。
一次,晓晴对蔡先生说:“我和数学就像古龙小说中的不同派别的高手,任凭我能打败多少英雄,但是只要我跟数学这个高手一碰面,不用出招,我就知道自己打不过他,爸爸你别让我学了。”
蔡先生发现,长时间的奥数训练没有让长着文科脑袋的女儿掌握数学思维的技巧,反而强化了她记忆和背诵每一道题的能力,“只要题目和做过的题稍微有些不同,女儿就不会了”。
更让蔡先生恐惧的是,敏感的女儿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在数学方面的“低能”,她已经连小学最简单的计算都开始惧怕了。
“她是对与数字有关的所有知识都失去了自信”,蔡先生说。
“太可怕了”,蔡先生说,明年晓晴就将升入初二,到时候化学、物理等理科课程都会开设,“我怕到那时候,晓晴会彻底对学习失去信心”。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点。”这几乎是每个中国家长的期望。
前两天,冯先生接女儿的时候,女儿手里拿着一个小拼音本,“爸爸,我有作业本了,老师让我今天在这个本上画拼音”。冯先生打开本子看到,第一篇的前6行的开头,老师分别写上了a、o、e、i、u、ü,看来这天的作业是把这些拼音各写一行。
3岁多的小姑娘根本不知道这是她有生以来的第一个作业。他决定不强迫女儿完成作业,他希望女儿一步一个脚印进补,踏踏实实的完成。
论坛链接:http://bbs.eduu.com/viewthread.php?tid=245629&ex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