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地区的小学和初中在英语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管理方式和评价手段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结果导致小学和初中两个学段的英语教学出现了衔接问题:部分小学生进入初中后,不能很快适应初中的生活,在接受知识、学习方法和学习心理等方面出现了困难,从而出现了学习茫然、困难的现象,知识、能力、心态的缺漏凸现无遗;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升入初中后往往会淡化,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落差?笔者在此将探讨导致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根源及其解决方法,以期与各位教师共享。
一、衔接问题的主要成因
一些初一或高一的英语教师抱怨:来自四面八方的新生英语水平千差万别、参差不齐,很难以统一标准进行大班授课。这是一个普遍现象,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严格执行新课标的相关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中小学英语课程目标设定为九个级别,为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的形成搭建了基本框架。这些课程目标层层推进、丝丝入扣,如果每个学段的英语教学都能严格执行新课标中规定的课程目标,就可以避免中小学英语教学脱节问题。然而,中小学英语教学一体化体系能否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对新课标的执行能力和对教材的使用水平。目前,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各个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时间先后不一;部分小学和中学在课时安排、教材选择、课程目标等方面没有执行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各种英语特色学校和社会上形式各异的英语辅导班、培训班,导致学生所接受的东西比较杂乱;在考试指挥棒的驱使下,一些学校、英语教师只看眼前利益,考什么就教什么,根本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英语学习能力。
2.两个学段的教学内容不能对接
中小学英语教材之间的衔接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各学科的教材也在不断更新,不断进行着增、删、改、补的工作,教材建设日趋完善,但还有以下问题尚待解决:
其一,有些版本的中学英语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与小学重复过多,不仅造成教材资源浪费,而且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大减;
其二,小学和初中两个学段的教材内容落差过大,小学英语教材的特点是“浅、少、易”,而初中教材从一开始就显露出“起点高、难度大、容量足”的特点,学生一时很难适应;
其三,小学教材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出发,具有很强的故事性、趣味性,英语学习内容相对形象、直观,对抽象思维能力要求不高,而初中教材则更注重科学性、逻辑性和知识性,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发生了质的变化,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抽象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在思维方式的要求上与小学存在一定差异。
3.两个学段的教学方法缺乏过渡
初中英语教师和小学英语教师在教法上也存在着一些差异。由于小学所学的英语内容少、知识难度小、教学要求低,因而进度一般较慢;而中学英语内容多、难度大、教学要求高,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进度就会相对较快。
小学英语教师比较注重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新颖性,注重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而到初中后,语言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教师更注重对学生读写方面的训练,故而教法相对单一、呆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差,教学效果不理想。
小学英语教师基本上采用直观法组织教学活动,小学生通过感知语言材料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而到了初中,学生除感知材料外,还必须理解语言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理性思维的方法,很多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难以适应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化。一旦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吻合,英语的教与学就会脱离。
4.新生缺乏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初一新生缺乏英语自主学习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比如:不会用国际音标拼读生词或根据音节记忆单词;不会以意群为基本单位进行朗读和说话;不注重语音、语调,有的学生读英语甚至还有方言味;缺乏连读、不完全爆破、弱化音等语音知识;不会恰当使用英汉双解词典自学或辅助学习;缺乏基本语法知识,不分词性,不分主谓宾;没有养成上课记笔记、下课定期复习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这些问题有碍于他们持续学习英语和发展英语水平。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是学生的英语水平得以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在升入高一学段之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5.新生难以适应陌生的教学环境
笔者发现,半数以上的中学教师与小学教师都认为,小学生进入初中后面对的最大问题之一是不适应环境。小学生进入中学后,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环境,对校园环境、师生环境都感到陌生。例如,大部分初一学生对新教师的教学不适应,包括新教师的教学方法、板书、讲课时的语音、语调、表达方式等。此外,小学英语教材基本上图文并茂,讲究直观性、趣味性;而中学英语课文字数增加,内容比较复杂,学生对此感到既好奇,又陌生,以至于影响了其在英语课堂上的学习效果。环境的变化和差异给学生的英语学习造成了障碍。
6.新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初一新生一般来自不同的小学,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很难以统一的标准进行大班授课。面对这样的情况,英语教师很难实施有效教学。以初一英语教学为例,如果从字母开始教学,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而言,课堂就显得枯燥无味,学习兴趣必然受到损伤;如果跨越字母教学,从语句教学开始,对于零起点的学生而言又着实委屈。无论教师选择哪一种教学方式,都无法令所有学生感到满意,总会令部分学生和家长有意见。
二、解决衔接问题的主要策略
要做到小学与初中学生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需要中小学英语教师对这两个学段的教学内容有一个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要掌握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方法和管理办法之间的异同,使中小学英语教学真正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中小学校之间应建立协调、合作的伙伴关系,以“协同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树立英语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交流与联系,实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双赢。笔者认为以下策略有利于实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对接。
1.树立英语素质教育的大局观念
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要以大局为重,以学生的持续性发展为要,实施英语素质教育。新课标的制定者把英语基础教育的总体目标细分为九个阶段,其思路是缜密、科学的。能否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好每一阶段的分级目标、搞好各个学段之间的教学衔接,直接关系到课程总体目标的实现。学校和英语教师要舍弃眼前利益,树立大局观念,注重发展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教育,培养他们终身英语学习能力。具体地说,就是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笔者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新课标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及时了解各个学校对新课标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2.设立教学方法衔接的缓冲地带
针对小学生升入初中后不能适应的现状,初中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上,就应当考虑对小学的教法有选择地继承,并探索一个行之有效的新思路,既能符合初中目标的要求,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内容和形式上由易到难,让学生逐步适应,给他们留有一个适应期。初一新生的认知水平与小学毕业时并无明显的分水岭,他们的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天性仍然十分强烈。因此,初中教师仍要注意教法的多样化、形象化,努力做到既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兴趣,又能检测和实施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初一英语教师可以继续把小学的唱歌、游戏、绘画、竞赛等活动引入初中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使他们通过一个爬坡式的缓冲时期,逐步适应初中的英语教学。此外,针对新生之间英语水平的差异,初一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3.构筑中小学英语教师交流平台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各自为阵,相对独立,彼此处于隔离状态,有些小学、初中和高中英语教师之间甚至“老死不相往来”,缺乏面对面交流与沟通的机会,闭门造车情况相当普遍。中学教师不了解小学教师的具体工作,小学教师不知道中学教师的需要,这给实现英语教学对接造成了障碍。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适当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干预,搭台子、结对子,为中小学英语教师之间的交流创造机会,让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英语教师有机会接触,一起探讨各自学段的教学特点、学生心理特征、教学方法,并且通过相互听课体会彼此的感受与需求。
为克服小学向中学的阶梯式跨越,必须加强学段之间教师教学的沟通,以便实现理想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目标,找准中小学教学衔接恰当、科学的切入点。实际上,我国不少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已经开始在这方面进行有效的尝试,有的以地区划分为界,让该地区的中小学相互挂钩,结成工作伙伴;有的以教研室为牵头单位,举行教学衔接研讨活动,让中小学英语教师相互听课。通过案例分析、研讨交流、相互听课等方式,英语教师可以了解到各个学段的英语教学特点,从而在教学时更贴近新课标的要求,为实现小升初英语对接提供了条件。
4.对初一新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被动地接受、机械地模仿。对初一新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还能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创造条件。英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树立外语学习的积极态度,认识英语学习的意义等,培养学生的情感策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总结成功经验,反思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管理评价策略。
学习环境的变化、教材难度的加大、教学方法的迥异、英语基础的参差等因素都会使初一新生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中小学学校和英语教师要找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结合点和平衡点,相互学习,相互协作,想方设法做好每学年初一新生入学过渡时期的英语衔接教学,帮助他们顺利越过这道难关,实现自身最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