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州老三区天河区中等生谈教育失公平问题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从广州老三区天河区中等生谈教育失公平问题

2014-03-27 14:56:30     标签:小升初经验

一、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每年中考,老三区和天河区有不少600以上的高分落榜生(这个成绩对E度家长是低分,相对全市平均分是个中上分。)下表是2013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公办公费录取最低分数:

公办公费最低分 最后的机会
天河 603 44中
老三区 595 岭南画派(原76中)
黄埔 513 87中
萝岗 507 开外(原83中)
花都 469 花东
白云 465 81中
番禺和南沙三镇 465 石北
增城 465 中新
从化 465 从四

从这个统计可见,要能升读公费高中学位,老三区需要595分,天河区需要603分,而去年全市平均分才530分,也就是老三区和天河区必须必全市平均高出70分。去年天河区中考平均576,老三区的数据不详(越秀+海珠平均是579,我缺荔湾的数字,估计与天河接近),可见就算在本区内排名,也得比去平均分高出30分左右才有公办高中可读。

另一方面,其他区的公办高中门槛却很低,除黄埔萝岗超过500外,其余各区基本上在465-470之间。

二、土豪我们做个朋友吧

尽管读不起公办的,还可以选择民校,比如华美、思源、黄冈、北附、雅宝等学校应该收了不少读民校的老三区普通生,和那些“家长有钱没时间”的土豪作了朋友。这里被迫的成分较多,不是每个人都承受得起或愿意选择这条路。

当然读职中也不是没有前途(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但起码在录取分数设计上,关闭了大门。

也就是说——老三区和天河一批超过市平均分70分的学生出局,各郊县又有一批低于市平均分70分左右的学生混入了公办高中。(据媒体报道,2013年中职学校共录取600分以上考生1229人,最高分的职高有670+的,估计多数是老三区、天河区报志愿不合理者跌落,仅有个别是主动读职高的。)

三、我瞬间凌乱了

原以为,各区升中率是大体一致的,老三区、天河区教育水平高,所以导致他们比郊县学生高出100分左右仍要读职中。但最近比较了各区从初中上高中的入学率,发现不是这回事。

下面透过2014年高考一模人数和近几年各区中考人数的比率,评价各区上高中的比例。

近年中考大约人数 2014高考一模人数 高考人数/中考人数
越秀 10500 3851 36.68%
荔湾 8300 3085 37.17%
海珠 11000 3079 27.99%
天河 12500 2834 22.67%
小计(以上四区) 42300 12849 30.38%
省市直属 纳入区属地 6158 /
小计(四区+省市直属) 42300 19007 44.93%
全市 121000 50588 41.81%
(注:若以2012年高考人数为参照,天河仍是2800多人,荔湾、海珠3000多人,只有越秀超过4000人,但总体数字大同小异。没有2013年各区高考人数。数字反映天河高中学位严重不足,老三区作为一个大区能合法流动,海珠的往越秀、荔湾那边奔涌。)

虽然当中有一些出国的、有特殊原因没有参加一模的,但总的来说老三区、天河区上高中很难,就算把省市直属12所学校6158人全部当成被老三区+天河区垄断(实际根本不可能),其升高中率大致也就和其他区持平。如果只算区属高中,这升学率就很低了。

更何况,即使真的垄断了,能考上省市直属12所是我初中教育的成绩和能力,不能因为这个就削减区属学校的名额。

原来以为,是均衡与平均一个一种取舍,因为要平均,导致老三区和天河区一部分临界生作出牺牲。现在才发觉既不是均衡、也不是平均,而是“赏劣罚优”的逆袭,教育水平低的郊县安排的高中学位反而更充裕——我瞬间凌乱了。

四、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在E度家长看来,603分不值得一提了,上了高中也是“晒钱晒粮票”,不如读职高早点出来捞世界。

其实大家看低了这个603,现在中考已经经过一个淘汰一半的选择,能上高中的算是不错的“好学生了”。根据最近几年的广州高考上线人数、中考分数段分布,有人推算出一个测定“苗子”的经验值:一般来说,广州中考700分以上的是一本苗子,660分以上的是二本苗子,620分以上的是三本苗子,580分以上的是专A苗子,能读高中的不管多少分基本上有专B机会。可见,这1229个上了职高的600+(加上被迫去民校的,可能有三四千人了),基本上是专A十拿九稳,咬咬牙三本无压力,个别励志的上二本。在分数面前平等的理念面前,上三本、专A还是上职高,是我个人的选择,不能因为区域问题就剥夺了选择机会。

近年来广州高考全面落后于深圳,一本落后有各种原因(例如家长提到的深圳好高中集中于仅有几所,便于强化竞争,广州较为分散;深圳高中教材难度大于广州;等等)。二、三本的落后就不能用尖子是否得到强化的理由解释了,我觉得郊县470-550分这段混入了高中,老三区和天河550-620分这段很多人却被排除出局,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教育局从高考政绩的角度,也应该正视。

五、造成上述升高中率“逆袭”的原因,我觉得有多方面:

(1)发改委、财局、教育局等部门设计的每一个“入学坎”的升学率,基本上是按照人口基数、前一阶段学生人数等,按经验值坐在办公室里设计下一阶段的招生计划,忽视各种理性的、不大理性的生源向教育高地聚集的问题。人口基数是一个数,但幼升小时外区千方百计向老三区、天河区择学位(比如越秀区小学人数,超出正常人口比例);小升初时又千方百计考民校或转学择公校(比如荔湾区单个年级,初中人数竟然多过小学人数);中考时又跨学籍户籍机会的又毫不犹豫选择老三区(包括本人在内跨白云荔湾的,选老三区)。这样一次次的大迁移,一层层的叠加,打破一个地区人口基数、税收、财政、招生等应有的平衡比例。何况老三区自身的财政是很弱的,难以为这些了无尽头的无底洞去填充。(但离奇的是天河区,这么多人口、文化这么发达、财政状况较好的一个区,怎么区属高中高考人数这么少?显然在中学学位配置工作做得严重不够。昨天天河区前教育局长被判无期,就算拉去打靶也不为过)

(2)照顾郊县农村。现在广州市最差的高中,基本上是郊县、白云区以某个镇为中心的高中,可能是出于城乡均衡的考虑,也可能是维稳等因素。

其实为这稀松平常的千余学生呐喊,声音是非常有限的。本文忧思的,更多是三次“入学坎”造成各种生源大迁徙的问题,而相应的财政、校舍、设备、师资又不可能跟着这个迁徙的步伐,造成一个无法填满的黑洞。目前受害的,主要是那些老实巴交、无钱无权,听天由命派位的家长。如无有效措施遏制,照此趋势,再过几年或许是640分无书读了。

六、强烈推荐

(1)市财政部门、市教育部门留些机动资金、机动学位,及时出手为支撑不住的区“补锅”。

(2)第一、二批也参照提前批一样,留个15%的招生比例,作人口的双向流动平衡。比如你在第二批44中最后落榜了,还有白云区彭加木纪念中学的机会,我想很多人不会拒绝。

(3)民校生中考报志愿,就按户籍算了。民校选址有个随机性、不确定性,能跨区选择的、肯定挑好的。单独留一个的话,学籍不如户籍靠谱,试想如果广州市哪天模仿大学城那样,集中在萝岗搞个“民校城”,岂不是把玉岩撑爆了?

点击显示
上一篇:广州公办外国语学校面试十大技巧
下一篇:广州小升初走特长生之路,莫失今明两年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