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有名校点招“杯赛”获奖学生。事实上,随着“杯赛”范围的扩大、小升初政策的变化、学校的“生源饥渴”以及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追逐,本来以培养学生兴趣和特长的杯赛却异化成“小升初”敲门砖。多所学校以免试、奖励等方式招揽“杯赛”获奖者,一些并不适合竞赛的孩子都踏入角逐“杯赛”歧途当中。
自从个别名校看到杯赛获奖者的势头后,杯赛规模也在慢慢扩大。与此同时,“小英赛”、“小语赛”有一个规模扩大的过程。后来参加杯赛的人数越来越多,家长越来越看重,试卷的保密工作也严格了很多。杯赛逐渐从“精英”游戏走向“草根”,其中的原因又是怎样的呢?
原因1
学校“生源饥渴”家长“望子成龙”
2000年之初,教育部推行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其中一个硬性条件就是初高中必须分离。为此,广州多所名校撤销初中部,此后大批“名校办民校”迅速办起来。换成“民校”身份后,学校可以名正言顺地考试招生自主选拔,揽走一批好生源。走了一批“尖子”后,各区“推荐生”含金量随之下降,公办学校也“急”起来:以各种方式或明或暗争夺生源。这时,“杯赛”获奖者就是一批经过选拔的好生源,学校便各出奇招争夺生源。
这种混战之下,家长心中无底,加之盼望孩子考上名校心切,纷纷加入到“杯赛”角逐的队伍当中。“以前家长觉得有书读就OK了,后来慢慢觉得要读好书找好学校。”冼德载说,“家长和学校都有需求,杯赛也就有了市场。”
原因2
竞赛培训机构推波助澜从中牟利
瞅准了家长和学校的需求,竞赛培训机构也从中牟利。“在全民奥数疯狂的背后实际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一名不愿透露姓名但熟悉内情的人称,广州市奥校承办广州赛区“华杯赛”之后,有负责人向北京主办方争取到一些“好处”:改动“华杯赛”试卷的部分题目,在广州赛区使用“华杯赛”广州卷。
如此一来,谁靠近了市奥校或相关的培训机构,谁就有好处。于是,大批学生疯狂报考两个奥校。据知情人士透露,市奥校每学期只需缴纳1000元左右的费用,但由于量大而运作成本低,纯利润很高。而被市奥校淘汰的学生大部分都进入飞翔奥校,继续缴纳培训费。通过两个奥校,相关人员谋取了大量经济利益,并不断把规模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