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究竟该不该拒绝地方语言?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学生究竟该不该拒绝地方语言?

2012-09-13 14:41:05     标签:小升初政策

近日,出现了成都有部分学生拒绝讲四川语言这样一个现象。四川语言又称蜀方言四川话。这学习了普通话与讲不讲四川话有什么联系呢?为何学生们操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后,就拒绝讲四川话了?而学生究竟又该不该拒绝地方语言?

部分学生拒绝讲四川方言

然而,随着普通话的覆盖式推广,一些地区却出现了这样一种极端现象。很多还在上小学甚至已经上初中的学生不会讲普通话,成了一个语言尴尬。不会讲也倒好,这些学生是打从心底不接受四川方言拒绝讲四川方言了。他们有的是接受了父母的从小熏陶,认为讲普通话才能体现自己高雅的修养。有的则是学校里高强度的普通话推广,学校的老师们都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幼儿园。这让从小就在普通话语境中成长的部分学生们不适应四川方言,连最基本普遍的方言词汇都不懂。他们认为四川方言老土、低俗、跌身份...

学生应该拒绝地方语言吗?

从古至今,中国地大物博。有宽广的地域,众多的民族,所以全国各地都有自己当地的一套发音和日常用语,俗称方言。其实不管是从古代的戏曲还是诗词,其中都有浓浓的方言之味。因为那时候还没有所谓的普通话,即北京话。从离我们最近的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来说,毛主席是湖南湘潭人,因此这首词中的语句就有很浓烈的方言色彩,湘乡话。用普通话来朗诵《沁园春.雪》,始终没有那种韵味。倘若用地道的湘话来诵读,那就别有一番韵味。所以方言本身其实也是一种难得的文化,地道的方言更是正统地方文化传承的介质。可想而知,方言对我们而言是何等重要。

学习说普通话是没错,这样更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学校不是还学习英语吗?按着现在很多拒绝讲四川方言的人的思维来推理,普通话流畅了,因为这是国家统一语言,就觉得四川话难听、老土了,所以拒绝讲四川话。那以后英语学流畅了,因为这是国际性交流语言,就觉得普通话也难听。掉价儿了,所以都说英语算了!是这样吗?应该吗?感觉说个四川话还丢人,这是思想的问题。可小平同志当年面对那么多世界大人物,一口流利的四川话,不也收复了香港、奥门。

学生是我们文化传承下去的主力军,如果在学习阶段就打心底里排斥生养自己的那一块土地的地方语言,谁能想象他们以后又会如何教育自己的下一代?

尽管一些专家认为学生要讲什么话得尊重个人的选择。可是请不要从心底里去抗拒地方语言,甚至觉得地方语言降低了自己的身份。这和中国人在中国却拒绝使用普通话,随处操英语以显示自己很洋气有什么区别?!家乡的语言是亲切的,独有的。是我们应该从心底里去热爱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