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招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小升初招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2010-08-11 17:58:14     标签:小升初政策

存在的问题

小升初已成为成为年年的“战争”,引发社会的诸多不满,尤其去年有的区的一些政策使家长反映十分强烈(去年有些区“小升初”的招收办法就引起很多家长的不满情绪)。主要问题有:

“三好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在升学时优先考虑面太大:

多年来,这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据说去年有些区出现名校的60%名额被各校三好生占去,剩下40%的名额由各校学生去竞争。家长意见非常大。由此看出我们过分地把三好生作为升学途中的砝码。而我们来看看其他省市是如何做的。从2009年9月1日起,北京市中小学校将实行新版三好生评选标准。新版标准放宽对学生文化课成绩的要求,同时提高了体育成绩标准。今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是市级三好生评选的重要依据。值得关注的是,新标准取消了“三好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在升学时优先考虑的规定,这意味着三好生评选将逐步和升学脱钩。

北京市教委为什么将三好生评选逐步和升学脱钩?我想主要基于这么几个因素:首先,学校领导老师及家长较一致的看法为:三好生只要学习好、思想品德好、身体好。三好生的这三好是很多同学,特别是小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学生只要没什么大问题基本都应该能评上三好生,也就是一般来说大家都能做到三好。当然,要是高层次严格的来说又很难真正做到三好。举例:一个市级三好生的家长就常常跟我开玩笑的说:我们孩子在学校表现得很积极,但到了家不光是什么都不干,而且对家长带答不理。实际上,这是我们许多“好孩子”存在的问题。你能说这是真正的实际三好生么?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讲小学生不可能那样完美,真正做到名副其实的三好也是寥寥可数。再有,现在的一些三好生评选已经变味了,三好生不光要学生竞争,家长也一样要竞争。在许多好初中的入学简章上甚至明确注明了要获得区三好才有报名资格。有老师曾说,他甚至碰到过这样一个情况:一名学习成绩在中等程度的学生家长找到自己,希望老师能提供区三好奖状复印,这样就能在复印件上堂而皇之出现自己孩子的名字。“这样做虽然有了到好中学报名的资格,但家长的欺骗行为会对学生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除三好生与升学过多挂钩问题外,其他问题还有:1)各名校或特色校小考都在同一时间或几乎同一时间进行,提前测试本来是好事,但同一时间不是在有意减少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么。虽然各校为自身利益考虑,可以有把握确定被自己学校录取的学生数,但对学生是不公的;2)公办名校招生名额越来越少,比如南开中学(去年招120名,今年才招90名)。这样就给人一种印象:就是想办法让家长交钱进实际附属名校的民办校。本来现在国家财力增强了,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可我们公办名校的招生却越来越少,这就有问题;3)有不重视特长生的导向。对学生提倡和注重个性发展,对他们单项突出的地方应该给予肯定,同时对特长生升学加分和降分录取,本来是缓解只认考试成绩高低录取给学校学生和家长带来的巨大压力的好方法。它毕竟是多种渠道入学的正道。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