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义务教育段小升初择校率持续下降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北仑义务教育段小升初择校率持续下降

2012-03-09 11:08:35     标签:小升初资讯

近几年,北仑区公办义务教育段学校择校率得到了有效控制,2009年全区择校率为1.4%,2010学年为1.5%,2011年下降至1.1%。其中公办小学的择校率仅为0.70%。北仑通过招生政策的硬规定、师资队伍的“扶弱济贫”、教育资源农村优先配置等一系列教育均衡化发展措施,使得全区教育资源得到合理分配,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同步提升,基本达到了各校均衡的状态。具体做法有:

1.招生政策硬规定。北仑率先在宁波市启动中小学招生改革方案,在每年的招生文件中,北仑区明确各校择校生的招生比例,2011年,招生文件规定各校招收的择校生数最多不得超过同一年级学生总数的5%,其中择校费一律上交区人民教育基金,并继续实施择校生无省一级重点中学定向保送资格的政策。民办初中及普通高中的招生名额定向分配到校,并逐年扩大保送生比例,2011年北仑中学保送生达到50%以上,公办初中分配比例由30%提高到35%,有效缓解因学校办学水平差异带来的“择校”问题。

2.师资队伍“扶弱济贫”。为促进城乡师资的均衡配置,北仑区既有严格的宏观调控政策,又有实在的鼓励措施,在政策上做到“刚柔相济”。2008年起,北仑开始实行优质师资和骨干教师“校用区管”的教师管理体制,城镇教师晋升高级职称与农村支教经历直接挂钩。同时按照“先农村、后城区”的配备顺序,在农村中小学优先打破体、音、美、劳、信息技术等学科专职教师的“零配备”。对教师的预算外收入进行“同区同酬”的统发,农村教师无论职称、年龄,目前每月都能领到750元的“山区补贴”。同样职称的山区、海岛任教的老师,收入超过城区教师。为了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在农村工作,北仑在骨干教师评定、教师职务晋升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通过教师流动等措施,城乡学校捆绑发展等提高每一所学校的师资水平。2011年共有8名校长、120名教师参加交流,这些做法充分把住了“择校”的“要脉”,既用“名师之名”引 领一部分生源合理转移,又用“名师之实”引领调入学校教师提高业务素质。

3.教育资源农村优先配置。近五年,北仑累计教育支出40.5亿元,撤并改造30余所薄弱学校。在硬件设施经费补助上,区财政每年给城区学校的硬件补助只占总额的40%,给农村学校补助达到60%。近年来全区各乡镇街道普遍重视本地学校建设,区、乡镇两级财政一配套,农村学校在硬件添置方面基本不用自己“买单”。目前城乡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教室、运动场、教学仪器等硬件条件基本达到一致。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